文档介绍:能力单元一( 1-3) 细菌的人工培养一般检验方法主要动物细菌
一细菌的人工培养
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于不同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营养基质。
根据培养基的用途来分
基础培养基:满足一般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最常用的基础培养基。
营养培养基:在自然界中各种微生物通常是混杂在一起的,了解了某一些微生物的营养要求,配制适合这种微生物生长而不适合其他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就达到了从自然界中分离这种微生物的目的,这种培养基就称为营养培养基。一般常加入血、血清或动植物提取液等。----“投其所好”
选择性培养基:根据不同的微生物对营养的特殊要求,或对物理化学条件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利用这一类培养基可以把需要微生物从混杂的其他微生物分离和确定。----“取其所抗”
鉴别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特殊化学物质,某种微生物在培养基中生长后能产生某种代谢产物,而这种代谢产物可以与培养基中的特殊化学物质发生特定的化学反应,产生明显的特征性变化,根据这种特征性变化,可将该种微生物与其他微生物区分开来。
根据培养基物理状态分
1、液体培养基:配制后不加任何凝固剂。
2、半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上加进一定凝固剂,%琼脂,可以用来观察细胞运动的特征,鉴定菌种,测定抗菌素的效价等。
3、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琼脂)。固体培养基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一个营养表面,在这个表面生长微生物可形成单个菌落,用于微生物的分离,鉴定,计数,保管。
粘液型菌落
菌膜
菌沉淀
均匀浑浊
对照
固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
半固体培养基
菌落: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定点繁殖时,形成孤立的、肉眼可见的堆积物。表现:大小、形态、透明度、隆起度、度、湿润度,表面光滑、粗糙、有无光泽。菌苔:许多菌落融合成一片。1、有丰富的营养物质2、PH、水分3、均匀透明,易于观察。4、经过灭菌和无菌检验
细菌的生长表现
培养基的基本要求
菌落形态
细菌菌落特征正面图
细菌菌落特征剖面图
1、倾注平皿接种法:做好平皿(带有培养基)将少量液体在待检材料中加入灭菌平皿中,均匀放入培养箱培养。例如:用于鲜奶、饮水、尿液。2、平板划线培养法:无菌操作,用灭过菌的接种环取少量材料,然后在琼脂平板培养基表面划线。3、斜面接种法:用灭过菌的接种环将菌体材料接种于琼脂斜面上使其生长。例如:移植细菌、保存菌种。4、穿刺接种法:用灭过菌的接种针挑取少量菌落或液体培养基,于中心穿入,距底零点3厘米-,将针原路退出。例如:半固体培养基接种,5、液体培养基接种法:用接种环取材料,插入盛有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二至三次摇动。
细菌的接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