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腹泻的护理梁艳 2014-10-21 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 200g , 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腹泻发病急剧,病程在 2~3周之内。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 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病因? ?(1)细菌感染人们在食用了被大肠杆菌、沙门菌、志贺菌等细菌污染的食品,或饮用了被细菌污染的饮料后可能发生肠炎或菌痢,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呕吐、里急后重、发热等症状。?(2)病毒感染人体通过食物或其他途径感染多种病毒后易引起病毒性腹泻, 如:感染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等病毒后,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3)食物中毒是由于进食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或摄食未煮熟的扁豆等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变质食品、污染水源是主要传染源,不洁手、餐具和带菌苍蝇是主要传播途径。患者可出现呕吐、腹泻、腹痛、发热等急性胃肠道症状。?(4)生冷食物喜食生冷食物,常饮冰啤酒,结果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肠蠕动加快,引起腹泻。?(5)食物滞留消化不良,饮食无规律、进食过多、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 或者由于胃动力不足导致食物在胃内滞留,引起腹胀、腹泻、恶心、呕吐、反酸、烧心、嗳气(打嗝)等症状。?(6)着凉夏季炎热,人们喜欢呆在空调房内或开着空调睡觉,腹部很容易受凉,致使肠蠕动加快导致腹泻。病因? ?慢性腹泻的病期在 2个月以上,病因比急性的更复杂,因此诊断和治疗有时很困难。?(1)肠道感染性疾病①慢性阿米巴痢疾; ②慢性细菌性疾病; ③肠结核; ④梨形鞭毛虫病、血吸虫病; ⑤肠道念珠菌病。?(2)肠道非感染性炎症①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 ②放射性肠炎; ③缺血性结肠炎; ④憩室炎; ⑤尿毒症性肠炎。?(3)肿瘤①大肠癌; ②结肠腺瘤病(息肉); ③小肠恶性淋巴瘤; ④胺前体摄取脱羧细胞瘤、胃泌素瘤、类癌、肠血管活性肠肽瘤等。?(4)小肠吸收不良①原发性小肠吸收不良; ②继发性小肠吸收不良。?治疗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都很重要。在未明确病因之前,要慎重使用止痛药及止泻药,以免掩盖症状造成误诊,延误病情治疗? ?(1)抗感染治疗根据不同病因,选用相应的抗生素。?(2)其他如乳糖不耐受症不宜用乳制品,成人乳糜泻应禁食麦类制品。慢性胰腺炎可补充多种消化酶。药物相关性腹泻应立即停用有关药物。? ?(1)一般治疗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和营养失衡。酌情补充液体,补充维生素、氨基酸、脂肪乳剂等营养物质。?(2)黏膜保护剂双八面体蒙脱石、硫糖铝等。?(3)微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可以调节肠道菌群。?(4)止泻剂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相应止泻剂。?(5)其他 654-2 、溴丙胺太林、阿托品等具解痉作用,但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者、严重炎症性肠病患者慎用。护理评估?一健康史?护士应收集病人腹泻程度、记录每天大便次数、颜色、性状,气味和量。与饮食关系,缓解和加重因素,有无腹痛及急后重、药物使用情况、饮食习惯,有无与腹泻相关疾病史,服药物史,不洁饮食史,排泄形态,营养与代谢形态。?二、身体评估?(一)症状 1、腹泻,大便每日≥3次,粪便的性状异常,可为稀便、水样便,感染性腹泻亦可为粘液便、脓血便, 可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热及全身不适等。①分泌性腹泻病人多不伴有发热, 粪便性状为稀便或水样便,粪便的显微镜检查多无细胞,或可见少许红、白细胞。②炎症性腹泻常伴有发热,粪便多为粘液便或粘液血便,脓血便( Pus and blood stool )为其特征性表现。粪便的显微镜检查见有较多的红、白细胞。 :本病尚有反酸、嗳气、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唾液分泌增多等胃肠道症状,也可有失眠、多汗、脉缓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表现。(二)体征可有轻度压痛, 如有反跳痛和肌紧张提示肠穿孔并有周围组织炎症反应。护理评估?(三)并发症? ,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Dehydration, acidosis and electrolyte disturbances )这是急性腹泻的主要致命原因。腹泻时大量水和电解质丢失脱水时,进而引起脱水和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儿童,老年人和体弱者更容易发生。?2溶血性尿毒综合症( 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 )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如大肠杆菌,志贺菌属,伤寒杆菌,尤以 EHECO157:H7 多见。通常发生于腹泻开始后 1-2 周,临床表现有发热,血小板减少, 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高血压和急性肾功能衰竭,部分患者有头痛, 嗜睡,烦躁,幻觉等神经系统症状,大约 12 小时以后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