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龙口古诗文培训学习心得.doc

格式:doc   大小:61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龙口古诗文培训学习心得.doc

上传人:sssmppp 2021/4/9 文件大小:6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龙口古诗文培训学习心得.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参加山东省古诗文教学研讨会学****心得
今年四月,我有幸参加了在龙口举行的山东省古诗文教学研讨 会,聆听了孙绍振教授《意象、意脉和意境》的讲座以及五篇古诗文 的同课异构,篇目为《武陵春》《行路难》《木兰诗》《湖心亭看雪》 《曹刿论战》,孙老师将凝练数十年的理论体系娓娓道来,语言幽默, 解读独到深刻。十节课每节也都是精彩纷呈,值得用心体会回味。
语文新课标明确规定学生要“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 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 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因此,让中学生走近古典诗词,对 培养初中学生的审美兴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有着重要 的意义,同时那也是传承文化的需求之一。然而,怎样才能让中学生 走近祖国古典诗词呢?
参加这次学****之前,“新手上路”的我上过几次古诗词鉴赏课, 但每次都觉得无从下手。记得第一次讲古诗词,一节课下来,老师口 干舌燥,学生头晕脑胀。而第二次讲古诗词,尝试着让学生小组合作 当小老师赏析诗词,气氛确实很热闹。虽说第二次的效果比第一次好, 可是,我发现学生也是照本宣科,并没有真正品味诗歌。总而言之, 我对古诗词鉴赏教学一筹莫展。感谢学校和领导的栽培,这次的古诗 文研讨会是一次非常难得且宝贵的学****机会,确实让我受益匪浅!
在古诗文研讨会中,我听了十节同课异构的研讨课,见识了众多 名家的风采。没有热闹的场面,没有***澎湃的表演、花样翻新的课
堂形式。学生在每位老师的匠心引导和无痕点拨下,智慧的火花时时 迸发出来,师生产生共鸣,问题得以解决。各路名师,给了我很大的 启发:
第一,知人论世,熟悉背景。
古诗词鉴赏也需要抓基础,需要介绍诗人和诗歌写作背景。“文 章合为时而作,诗歌合为事而作”,每一首诗歌,都有它产生的社会 根源和时代特征。因此,必须对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个人实际情 况作一个详细介绍,从中获悉作者对社会的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及其创 作意图。这样对诗歌的理解就更加全面而具体,并且对诗人情感世界 的把握会更为准确,为诗歌意义的挖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例如,讲 《湖心亭看雪》时,首先要全面地介绍张岱所处的时代、张岱的生平、 思想和个性,努力还原出他那个特定的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环境 中的张岱。这样才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加他们的生活经验、情感体 验,从而对古文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减少理解的难度,达到和诗人情 感上的共鸣。
第二,读出诗歌的韵味。
在诗歌的学****过程中如果缺少了朗诵,就如同歌舞缺少了音乐。 古人读书讲究吟诵之道,在吟诵过程中达到口到,心到,情到,“读 书百遍,其义自见”。诗歌中包含着丰富的情感世界,就是要反复朗 读,学生才能懂得它的真正含义。诵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听读、 教师范读、全班齐读、小组合读、个人读、接龙读、分角色表演或比 赛读。甚至是让一些读得好的同学演读,刘霞老师的吟诵更是点燃了
学生阅读的高潮。在执教《武陵春》一课时,刘霞老师先让学生自己 读诗,要求学生找出每一句的韵脚。通过押韵,指导学生用平长仄短 的方法读出韵仄回环的效果。老师的范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教 师的范读使得学生的情感也得以绵延。为下文学生体会李清照“物是 人非事事休”的愁绪、难言苦衷做了情感铺垫。但这种方式的教学, 我想是有一定难度的,一些老师的课堂效果很好,但往往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