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构建都市区城市快速发展条件下的应对——南通都市区的构建和空间结构选择.pdf

格式:pdf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构建都市区城市快速发展条件下的应对——南通都市区的构建和空间结构选择.pdf

上传人:hnet653 2016/5/3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构建都市区城市快速发展条件下的应对——南通都市区的构建和空间结构选择.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构建都市区城市快速发展条件下的应对 ——南通都市区的构建和空间结构选择 赵小艳 摘要: 城市规划如何引导城市空间在快速发展条件有序增长,使城市能够在快速发展中抓住各种发展机会, 真正发挥规划对城市空间的积极引导作用,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文章从南通快速发展阶段的判断入手,分析南通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和对用地需求增长的动力机制,认为长三角区域发展是南通经济快速增长的最主要动力,对用地的需求主要是产业空间;通过案例分析,借鉴苏州和深圳的城市空间发展策略,从分析区域格局变化的角度入手,分析南通在区域格局变化中的地位以及区域发展对南通的要求;提出为顺应区域发展格局变化的趋势,通过构建都市区应对快速发展对城市空间增长的需求;最后文章分析了南通构建都市区的可能性、必要性并划定都市区范围,并从区域发展格局变化分析南通都市区的扩建结构。 关键词: 城市结构 都市区 快速发展 1 快速发展条件下城市规划的困顿 “规模——性质”规划基础的失效 传统城市空间发展规划是建立在人口和用地规模预测的基础上,但在快速发展条件下,城市的空间成长特征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和异乎寻常的发展速度,任何趋势外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都无法为城市空间的发展提供起码的依据。深圳1996 年总体规划到2010 年城市人口430 万人, 建设用地480km , 而实际上 2000 年的深圳的人口已达到 700 万。长三角大多数城市的人口都已突破了规划期末的人口规模,如南通1996 年规划2010 年人口规模100 万,20 05 年南通市区人口103 万。传统的以“规模——性质”为依据的城市规划体系(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求,我们迫切需要寻找适应新的经济现象的城市空间发展应对策略。 静态城市空间增长模式理论的不适应 传统的规划理论认为,城市空间形态和结构的演变过程是同一过程的不同阶段,与城市规模的增长速度几乎没有任何联系。但静态的城市空间终极增长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快速增长的城市空间。在快速发展条件下,城市发展模式的选择,更多地依赖于城市的成长速度,而不仅是发达的程度(赵燕菁,2001) 。快速发展条件下广州和北京仍采用常规的“外溢—回波”式发展模式来面对超常规增长的现实,它们表现的症状也几乎一样:城市发展的成本急升、各种功能在老城狭小空间重叠发展、历史文化名城遭到大规模破坏、交通问题日趋严重等。而青岛、中山、厦门、上海等快速崛起的明星城市采用“跨越”式发展模式实现了城市的高速协调发展,新城部分的经济增长大都远远快于老城区的 “外溢-回波”式增长模式就是环状或放射状的“摊大饼”式蔓延的发展模式。 “跨越”式增长模式的核心概念就是在城市快速成长的初期,在现有城市建成区以外,建设与老城平行的城市 1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经济增长,回过头来再改造老城,这使得城市的风貌在短期内超越了经济上更有实力的城市。 2 南通快速发展阶段的判断 界定快速发展阶段的理论依据 人均GDP 理论 著名经济学家 H·钱纳里等人,把经济增长理解为经济结构的全面转变,并借助多国模型提出了其标准模式,即根据人均GDP,将不发达经济到成熟的工业经济整个变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时期, 第一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