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文档名称:

测量实习总结报告.docx

格式:docx   大小:37KB   页数:3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测量实习总结报告.docx

上传人:毒药 Posion 2021/4/10 文件大小:3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测量实习总结报告.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测量实****总结报告
测量实****总结报告
测量实****总结报告
系别:管理系专业:工程造价班级:101小组4姓名:穆楠学号201*323111指导教师:郁雯
201*年6月5日
前言一、实****目的
教学实****是测量教学的组成部分,除验证课堂理论外,也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有机结合的重要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训练严格的实践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的手段。通过地形图测绘和建筑物、构筑物的测定,可增强测定和测设地面点位的概念,提高应用地形图的能力,为今后解决实际工程中有关测量工作的问题打下基础。一、实****任务
*50cm,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图一张。
,并测绘处水准点点周围的建筑物,并标出建筑物的高程。。
。三、实****时间地点
在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校本部自201*年5月23日至201*年5月29日为期一周的实****四、测区概括
测区包括教学楼,宿舍楼,超市,花坛,操场,餐厅等主要建筑,地势起伏不定,地形复杂,建筑布局与当地气候密切相关。
实****过程一、实****内容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本项实****包括:布设平面和高程控制网,测定控制点;进行碎部测量,测绘地形特征点,并依比例尺和图示符号进行描绘,最后拼接整饰成地形图。(1)高程控制测量
在测区实地勘测,进行布网选点。平坦地区,一般布设闭合导线,丘陵地区通常布设单三角锁,大地四边形等三角网,经过观测、计算获得平面坐标。1)踏勘选点
每组在指定测区进行踏勘,了解测区地形条件,根据测区范围及测图要求确定不忘方案进行选点。点的密度,应均匀地覆盖整个测区便于碎部测量。点位选定之后,立即打桩,桩顶钉一小钉或画一十字作为标志,并编写桩号与组别。2)水准测量
用DS3水准仪沿路线设站单程实测,可采用变动仪器高法进行观测,路线容许高差闭合差为±40√Lmm(或±12√nmm),式中L为路线长度的公里数,n为测站数。
3)三角高程测量
用DJ6级经纬仪中丝法观测竖直角一测回,每边对向观测,仪器高和觇标高
。同一边往、返测高差之差不得超过4Dcm,式中D为以百米为单位的边长;路线高差闭合差的限差为±4∑D/√n厘米,n为边数。4)高程计算
对路线闭合差进行配赋后,由已知点高程推算各控制点高程。观测和计算取至毫米,最后成果取至厘米。(2)平面控制测量
在踏勘的同时布设平面控制网,平面控制点可设在高程控制点上。布网形势为闭合路线网。1)水平角观测
用测绘法观测导线内角一测回,要求上、下半测回角值之差不得大于40″,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不得大于±40″√n,n为导线观测角数。2)边长测量
用检定过的钢尺往、返丈量导线各边边长,其相对误差不得大于1:3000,特殊困难地区限差可放宽为1:10000。3)连测
为了使控制点的坐标纳入本校区或本地区的统一坐标系统,尽量与测区内外已知高级控制点进行连测。4)平面坐标计算
在观测成果合格的情况下进行闭合差配赋,然后由起算数据推算各控制点的坐标。计算中角度取至秒,边长和坐标取至厘米。(3)碎部测量
首先进行测图前的准备工作,在各控制点测定碎部点,同时描绘地物与地貌。1)准备工作
在图纸上,用用对角线或坐标格尺法绘制坐标格网,格网边长10cm,内外图框相差12mm。展绘控制点。2)地形绘图
绘图比例尺为1:500,根据所测数据绘出地形地貌。二、
1)从给定与已知点BMA最近的点11开始进行测量,安置仪器于BMA与11之间,目估前、后视距大致相等,进行整平和目镜对光。2)后视BMA点上的水准尺,精平后读后视读数,记入手簿;3)前视TP11上的水准尺,精平后读前视读数,记入手簿;4)迁至下一个测站继续观测。沿选定的路线,将仪器迁至TP11和该点的中间,仍用第一站施测的方法,后视TP11,前视该点,依次连续设站,经过其中站点连续观测,最后仍回到点11;5)计算检核;
6)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7)计算待定点高程:根据已知高程点BMA的高程和各点间改正后的高差计算13个点的高程。
1)选一测站点1安置仪器,对中、整平后,再选定2、13两个目标;
2)盘左位置,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度盘度数略大于零,瞄准13目标,读取水平读盘读数a1,记入手簿;
3)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瞄准2目标,读数b1并记录,盘左测得∠A∠A左=b1-a1
4)纵转望远镜为盘右,先瞄准2目标,读数b2并记录,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瞄准13目标,读数a2并记录,盘右测得∠A∠A右=b2-a2
5)若上下半测回角值差不大于40″,计算一测回角值∠A=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