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2021年为冯骥才们的“文化行为”所撼动名人对冯骥才的评价.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为冯骥才们的“文化行为”所撼动名人对冯骥才的评价.docx

上传人:梅花书斋 2021/4/10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为冯骥才们的“文化行为”所撼动名人对冯骥才的评价.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为冯骥才们的“文化行为”所撼动名人对冯骥才的评价

  20年前,曾被冯骥才的中篇小说啊!、铺花的歧路所感动,现在,又为她的“文化行为”所撼动。  多年来,正当我们各级档案馆纷纷开设现行文件和政府公开信息阅览“窗口”,把提供利用的关键从历史档案前伸至现行“红头文件”之际,博物馆、图书馆、新闻媒体、民间团体,甚至文化名人、市民百姓却加紧了对历史档案资料的搜集和抢救。
  年4月,国家博物馆、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等正式开启抢救民间家书项目,向海内外公开征集中国家书,全部应征家书全部捐赠给正在筹建的中国民间家书博物馆,其中100封“最具价值的优异家书”将被国家博物馆收藏。项目开启的最初两个月,获赠各类家书近万封,其中有明代、清代家书,有孙中山、闻一多等人的书信手札。
  开启这一项目标领军人物,是著名作家冯骥才。年2月18日,冯骥才以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的身份向外界宣告将开启一项国家级“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计划用10年时间,依靠4万名各省民协会员、民间文化工作者、志愿者,利用文字、摄影、录像等手段,完成普查、登记、分类、整理、出版工作。抢救家书是其中的一个项目。
  能够说,这是冯骥才又一项更为宽广、更为深远的“文化行为”。20世纪90年代,冯骥才提议的“文化行为”把正在消逝的天津地域文化抢救保留了下来。冯骥才组织了历史、文化、建筑、考古等方面的学者,对天津进行了一条街、一条街的地毯式的考察。然后组织摄影家系统拍摄,前后历时3年,拍摄照片3万多张。最终xx出版了大型历史文化图册天津老房子。冯骥才欣慰地说:“我最终将历史消失前的一瞬,形象地锁定为永久。”
  现在,含有冯骥才这么“文化行为”的人士正在增多。上海音像资料馆研究员张景岳等人,用了10年时间,从海内外搜集整理了300多分钟相关上海抗战时期的珍贵影像史料,在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从中xx成75分钟的抗战影像1932~1945,在上海市档案馆、上海图书馆等播映解读,引发市民热烈反响。曾是一名粮店营业员的徐喜先,以常人无法想像的坚韧和挚情,用一架一般摄影机,拍摄了2万多张黑白照片,写下了50余万字的拍摄统计,还原了上海城镇40年的历史变迁过程。
  冯骥才们的“文化行为”对我们的“档案行为”无疑是一个“拷问”。存史,是档案馆的基础职能。城市记忆应该涵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方面面,应该承载于文字、照片、音像多种载体中。在现代城市变迁历程的统计和统计材料的搜集中,档案馆的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