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6
文档名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赏析.ppt

格式:ppt   大小:875KB   页数:4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赏析.ppt

上传人:sanshenglu2 2021/4/11 文件大小:87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赏析.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目录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赏析
1、读音及节奏
2、解释实词和虚词
3、翻译
4、结构层次分析
5、文章特色
6、题内话
7、题外话
练****br/>中考题《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附《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译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赏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赏析
孟 母 三 迁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ǎ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ò,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ī,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白话]过去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回目录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赏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现在山东邹县人)人,思想家、教育家。地位仅次于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后世常“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有《孟子》(现存七篇)一书***。《孟子》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回目录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赏析
孟子给人的形象是自尊而凛然不可犯,有时不免令人望而生畏,这一点,从师生关系上可以看出。在学生面前,他更多地呈现出严师的形象。一次,孟子的学生乐正子到齐国,因为没有马上安顿好,未能当天去看孟子。第二天乐正子去见孟子时,孟子很不高兴,劈头就说:“你也想到来看我吗?”乐正子感到语气不对,也不知怎么回事,忙问:“老师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孟子并不直接回答,转而问道:“你到齐国几天了?”乐正子老老实实地答道:“昨天已到。”孟子听后便极为不快地说:“既如此,那么我刚才说那样的话又有什么可怪?”乐正子这才明白孟子生气的原因是自己抵达齐国后没有立即去看望他,于是赶紧解释,昨天没有及时到老师那里,是因为住所尚未落实好。孟子一点也没有放松,继续责问:“你难道听说过,一定要住所找好了才来求见长辈吗?”乐正子只好向孟子认错。在这段对话中,孟子的态度始终咄咄逼人,从中我们不难看到,他对师长尊严的维护,显然压倒了对学生的宽厚和关心。确实,就人格形象而言,孟子可敬的一面似乎超过了可亲的一面。回目录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赏析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赏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赏析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导读
是议论文,选自《孟子·公孙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揭示中心论点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课文反映了我国古代哲人的智慧,文章据事论理,分析透辟,又大量运用排比句式,显得很有气势。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赏析
读音及朗读节奏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