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疯狂的“奥数”.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疯狂的“奥数”.doc

上传人:小泥巴 2021/4/11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疯狂的“奥数”.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疯狂的“奥数”
  【小引】
  奥数,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奥数培训本来是针对少数有数学天赋、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的课外辅导。但是现在很多小学生都在学,有的地方,奥数成绩甚至成了小学升初中的参考标准。有人说,奥数加分就像一场地震,先波及到初中,然后是小学,不断向低龄孩子扩张。尽管教育部门三令五申予以制止,但是奥数却越来越热,越来越疯狂,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反常现象?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
  
  【社会调查】
  
  4月16日上午,上海市某重点初中,往日有序的校园突然显得异乎寻常的焦躁。教学楼下,闪烁的警灯和冰冷的封锁线把交头接耳的学生拦在外面。
  10多分钟前,该校的初二女生王睿(化名)从楼上跳了下来。
  王睿的同学都知道,压垮王睿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期中数学考试的成绩。出于对孩子的保护,校方没告诉记者王睿的成绩,可王睿的同学陈华(化名)推测,“王睿在学校的奥数班学习
,一直做初三的题,这次考试做初二的题不适应,考得不好,觉得没面子。”
  该死的奥数!
  
  
  “我真的不想上了!”前几天,南京城南某小学五年级男生刘欣(化名)郑重地向父母宣布,绝不再学奥数!原来,刘欣从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成绩名列前茅,可从四年级下学期开始,父母听别的家长说,只有上奥数班才有把握进本地区的初中名校,于是父母给刘欣报了奥数班。可是,到了五年级下学期,刘欣的成绩却一路下滑,自信心被打击殆尽。他哭着求妈妈:“我根本听不懂,越考越差,不想再学了!”
  两口子本来以为儿子可能遭受的挫折少,心理脆弱,但接过儿子的作业本后,观点改变了:
  某车站在检票前若干分钟就开始排队,每分钟来的旅客人数一样多。如果同时开放3个检票口,那么40分钟后检票口前队伍恰好消失;如果同时开放4个检票口,那么25分钟后队伍恰好消失。如果同时开放8个检票口,那么队伍多少分钟后恰好消失?
  有文科博士学位的妈妈直接放弃,半个小时后,身为理科硕士的爸爸用二元一次方程解出了这道题:“答案是10分钟。”
  接下来,儿子又拿出一道题:请论证4-3=5。
  一个小时过后,爸爸只好偷偷翻开标准答案,答案让他大吃一惊:“一个四边形减去一个三角形得5个角。”
  
  
  天津市宝坻区海滨派出所的杜警官也因为奥数成了天津市的知名人物。
  事情发生在暑假中的一个上午,海滨派出所接到一名男孩的报警。电话中男孩语气急促,声称自己被人反锁在房间里,指名道姓要片警小杜来救自己。
  小杜立即联系孩子的父亲一同赶过去,面对赶到的警察和父亲,男孩特别高兴,拉着小杜就不松手。
  原来,这个孩子被奥数题难住了,他给好几个同学打电话,都帮不上忙。无意中他想起片警小杜叔叔曾说自己在学校工作过,于是想请教小杜叔叔。为了让小杜叔叔快点来,他选择了报警。
  
  4.“占坑班”
  越来越多的孩子没有寒暑假、双休日,奔波于各种奥数培训班。早晨,他们闭着眼睛由家长帮助起床穿衣,在路上吃几口早点,一直学习到夜晚。为了获得进入重点中学的机会,一人要报好几个重点学校的奥数班,俗称“占坑班”。
  
  ――偏离轨道的“全民奥数”
  当初设立奥数培训班的意图,只是想发现极少数的中学生数学人才,然而随着获奖学生纷纷被著名大学破格录取,一些重点中学也开始把奥数成绩当做入学的参考标准。
  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小升初免试入学,各类数学竞赛不断向小学扩展,奥数开始升温,并逐渐脱离正常轨道。在一年又一年的择校大战中,奥数成为小升初进入名校的重要砝码,成为流行的课外教育,并形成了“万人陪练”的奥数风。数以万计的家长趋之若鹜地将孩子送进奥数班,多数对奥数没有兴趣的孩子陪着个别有兴趣的孩子练,“全民奥数”风生水起。
  
   烘出了一块大蛋糕
  围绕奥数,学校、培训机构和出版机构,已经形成坚实的利益链。有媒体报道,一位长期在培训机构任教的奥数老师透露,此前外界估计的“整个北京奥数市场成交额2亿”这一数字过于保守,据他测算,北京一家大型培训机构一年的营业额就在2亿元以上!还有媒体测算,整个北京奥数市场的营业额超过20亿元!北京如此,其他地区可想而知。
  【疯狂奥数?观点PK――叫停派VS挺奥派】
  
  ○叫停派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参加奥数班、参加奥数比赛,不仅不能培养出他们的数学素养,还会给他们带来沉重的负担,造成厌学情绪。
  而小升初名校的争夺引发了家长和学生参加“奥数”培训的热潮,考试经济的利益驱使令“奥数”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出。
  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