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病急切莫轻信偏方.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病急切莫轻信偏方.doc

上传人:小泥巴 2021/4/11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病急切莫轻信偏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病急切莫轻信偏方
  
  《红楼梦》第57回:“紫鹃笑道:‘你也念起佛来,真是新闻!’宝玉笑道:‘所谓病急乱投医了。’“这里;”“病急乱投医”指的是病势沉重危急,到处乱请医生,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到处求人或乱想办法。因为职业关系,从医多年,经常看到“病急乱投医的情况,尤其轻信偏方者很多。”
  “病急”的几种常见情况
  所谓“急”,在原义中可能是指情况紧急的意思,我的理解,主要是焦急,因状况非心所愿、非心所料而产生不安情绪。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容易鲁莽冲动,做出貌似正确其实是错误的决定。
  起病急:疾病来得突然,或者发展迅速,超出心理承受范围。比如出现大出血病情,会让人惊慌失措。
  病情重:病情危重,严重时可能危及正常功能状态、生命。比如体检查出恶性肿瘤,内心恐惧,会被某些信息迷惑,有许多人会相信小报宣传的昂贵保健品,甚至是假药。
  病程长:因疾病的特性或个人因素导致疾病持续时间长,经久不愈。比如乙型肝炎、风湿性关节炎等慢性疾病,由于治病心切,往往会相信某些广告宣传。

  治疗效果差:有时,疾病不是很严重,但是身体或心理有明显不适,虽然经过积极治疗,但是,限于目前医疗技术水平无法解除病痛。还有一些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因为疗效较差,患者本人和家属会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听信并尝试各种传言和偏方。
  “乱投医”最容易盲信偏方
  病急乱投医,最常见的表现是人们相信并使用某些偏方,而偏方往往会被夸大疗效。我个人分析,偏方容易被盲目相信是由于其具有三大特征:第一是“偏”:主要药性偏、药材偏和剂量偏,导致产生处方的神秘性,容易让人去尝试。第二是“秘”:来源神秘,听得最多就是死刑犯交出的处方、某名医秘方什么的,但是谁也无法考证其真实性。第三是“神”:各类网络文章的推波助澜下,疗效被吹得神乎其神,给人感觉只要服用本方就可以治愈这疾病。
  
  王大妈七十出头,被诊断为胃癌中期,做了肿瘤切除术。手术很顺利,大妈恢复得也不错,但她一直心有余悸,不是担心肿瘤会复发,就是担心肿块没有切干净。听说猕猴桃根(即藤梨根)抗肿瘤,就和家人商量要不要试一试,家人去山上挖了一大袋。王大妈将猕猴桃根晒干后,准备每天煮水喝。第一次就煎服了半斤,当晚就腹泻不止,自认为排毒,依然坚信本药,还减量喝了半年多,期间,王大妈每日均有腹泻病情,合并食欲下降、消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后来来就诊,才意识到是偏方的副作用,之后运用中药调理,脾胃功能恢复,一般状况才好转。

  陈先生五十多岁,患有肠癌肝转移,术后在我这里吃中药调理。那天,他来复诊,撩起上衣问:“何医生,有没有什么法子可以治我肚皮上的红疹?又痒又痛,要不给我开点药膏涂涂?”只见他肚子上一个手掌大小区域起了红疹子,周围还有胶布残留的痕迹。
  “你贴过什么了?”我问。陈先生说贴了几天的癞蛤蟆皮,“我听说癞蛤蟆皮可以止痛、治疗肝癌,就托朋友给我弄了几十只,杀掉、剥皮、晒干,用胶布贴在这里。贴了三四天,实在痒得难受,就撕掉了。
  癞蛤蟆(学名“蟾蜍”),民间流传着用癞蛤蟆以毒攻毒的说法。蟾蜍背面长满了大大小小的疙瘩,临床上称之为“皮脂腺”,其中,最大的一对是位于头侧鼓膜上方的耳后腺,这些腺体分泌的白色毒液,是制作蟾酥的原料。蟾酥有散结、解毒、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