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守护“天下第一秀水”天下第一秀水
千岛湖有“天下第一秀水”之称,是杭州市600多万人口的饮用水源头。可近几年,竟也遭受农村面源污染。为了让千山万壑成为千岛湖源头活水,淳安县人大常委会对此展开了一系列的监督。
千岛湖在浙江西部的淳安县,水域面积573平方公里,库容量178亿立方米,集雨区内没有工业污染,水质达成可直接饮用的国家I类水体标准,是全国水质最好的湖泊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秀水”。同时,它也是建德、富阳、萧山等杭州地域600多万人口最主要的饮用水源头。
不过,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垃圾和污水大量增加,千岛湖也面临着农村面源污染的难题。
一直以来,保护千岛湖是淳安人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因为淳安人知道,千岛湖是淳安一代人付出家园被淹、迁移她乡的巨大牺牲换来的,更是当今淳安人民赖以生存的根本。多年来,淳安县人大常委会就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展开了连续的监督,全力阻断农村污水和垃圾入湖,让千山万壑成为千岛湖源头活水。
现在,再看千岛湖,远看烟波浩淼,近看清澈如碧,又是一片宜人景象。
巡查暗访直面问题
多年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垃圾和污水大量增加,淳安部分农村因为没有专门的搜集设施和保洁人员,生产生活环境“脏、乱、差”问题严重。在部分沿湖的村庄,村民随意向河道倾倒垃圾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而且,不少村民房前屋后的垃圾竟已经有数十年没有清理,有村民戏称,“估量爷爷辈的垃圾全部找得到”。
如此垃圾成山、杂乱无章的现实状况,着实和“天下第一秀水”的美称极不协调,也严重威胁杭州地域数百万人的饮用水安全。
早在2021年3月,参与淳安县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的234名代表一致经过了有关深入加强千岛湖保护的决议,首次将千岛湖保护工作纳入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为了从源头保护千岛湖,从2021年2月份开始,淳安县拉开了一场以“清洁乡村”工程为主的整改农村面源污染攻坚战,整改河道、湖岸线1000余公里,清理垃圾2万余吨,新建3983个农村垃圾房和309个垃圾焚烧炉,建立了1400余人的保洁员队伍。这意味着保护千岛湖源头的基础工程正全方面铺开。
2021年2月,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主任余永青刚走立即任,就在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主任会议上强调:“加强千岛湖保护是淳安科学发展的根本所在,是淳安人大工作的关键。”依据主任会议安排,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组织的第一项活动便是视察“清洁乡村”工程。
2月底,县人大常委会成立检验组,对沿湖库边乡镇清洁乡村工作开展关键抽查。“检验组事先没有电话通知,也没有当地领导陪同,就直接带着摄像机赶赴农村实地调查,然后再到乡镇听取情况汇报。”一位分管清洁乡村工作的副乡长说,这么动真格的检验已经不多见了。这也让很多乡镇干部全部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临岐、威坪等7个乡镇,30多个行政村,检验组一路走来,结果发觉,这些农村的环境确实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村里的垃圾少了,道路也变洁净了,村民全部开始讲卫生了。在杜川村,67岁的退休老师吕贤书介绍说,以前村里脏水四处流,垃圾随地见,自从政府发动大家搞“清洁乡村”工程建设后,村里垃圾大家搬,家里卫生自己搞,村里的面貌一天一个样。
不过,仍然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部分村庄的村道两旁和房前屋后即使随地可见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