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幼儿园心得体会小班_幼儿园小班育儿心得体会
部分育儿的心得和体会能够帮助其它家长们促进育儿的知识,下面是xx为你整理的幼儿小班育儿心得体会,供大家阅览!
幼儿育儿心得体会
追溯童年,不是要给自己找理由,而是去直面痛苦,认识痛苦的意义,领悟到问题的,并由此成长。
在结婚之前,我一直坚持着独身主义,或结婚也一定不生小孩。大约是因为自己的童年太不幸福了,因此不想再将这种不幸延续下去。我以为我没有能力当一个好母亲。
伴随年纪的慢慢增大,我开始有些动摇了,尤其是看到其余小孩在母亲怀里撒娇的样子,突然好想也拥有这么个小家伙,能让我用我全部的爱去呵护。莫非这就是所谓的赔偿心理?
婚后三年,我怀孕了。在知道这个消息的那一刻,我就决定,我一定不会用我父母的方法来养育我的孩子。我要给她真正的爱和尊重,我要让她成为她自己,而不是为我们任何一个人而活。
首先说明一点,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训斥父母,不是为了表示愤怒,不是为了博取同情。只是期望曾经受到伤害的现在已经长大的孩子们,在看完这篇文字后,能有勇气面对我们内心的伤痕,化解对上一代的怨念,并阻断原生家庭对我们的负面影响继续往我们的下一代延续。
我想用我的成长经历告诉父母们,部分可能你们不在意的事情,会给孩子造成多么巨大的心理伤害。
一、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
我是八十年代初的独生女,但父母并没有因为只生我一个就对我呵护备至、溺爱有加,而是根据她们的父母,也就是我的祖辈的方法来养育我。
因为父母全部是中石化大型国企的职员,因此家庭条件即使不算富裕,但衣食无忧。然而,一个缺乏尊重的家庭,不论它多么富有,也能毁掉一个孩子;一个将养育视为恩典的家庭,不论它多么洁净,也可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灾难。
自从我记事起,我的父母就常常吵架,甚至大打出手、砸家、动刀子。幼小的我只能无助的看着这一切。她们吵架历来全部不会避开我,假如某次吵架恰好我没在场,等我回来了,她们还会再演示一遍给我看,然后逼问我父母离婚我跟谁。这个问题我最少被问过上百次。
小时候看到她们打架,我还会在一旁哭,上初中后,我就已经根本麻木了,通常全部是她们在一旁砸东西,我在一旁写作业或看电视。我不再流泪了,但其实儿时的心理阴影一直全部在。直到现在,每当我听到重物落地的声音,全部会满身发抖。
这种经历造成我一直全部不相信爱情,不相信婚姻。我一直计划着一个人生活,又怕不结婚会引来议论,于是计划随便找个人结婚,然后立即离婚。我不知道关心人,因为没人关心过我。我不会经营婚姻,婚后头几年常常和老公吵架,也曾有离婚的念头。
二、不要贬低、挖苦孩子
母亲脾气急躁,对我的要求极为严格,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她并不吝惜在我身上花时间,因为从小她便教我背诵诗词,带我读小说。可是她吝啬的,是赞扬,是爱。
听家人说,我不满两岁就会背诵岳阳楼记,三岁时便可讲出几千字的哪吒闹海,不到四岁时,就独自解开了外公的九连环。邻居告诉了电视台,于是记者来采访。母亲很得意,但却故作谦虚地对他人说:“有什么啊,没用的东西,全部这么大了还要我喂饭呢!会这些有个屁用!”不要认为孩子小就什么全部不记得,我真的记得这件事,记得很清楚。当初我默默的把九连环放在一旁,躲进房间里。
上学后,我的成绩一直很好。我得到过无数老师的表彰,但我最渴望的,却一直是家人的赞赏。但母亲认为我这是理所当然的,我带回的考卷和评语,她历来全部不会看。而且依旧按她一贯的方法,当他人在她面前称赞我时,她就不停的贬低我,嘲笑我,说我这不行那不行,然后再得意洋洋的听他人说:“哎呀,这么好的女儿要是还不行的话,那我们家的娃娃就该扔啦!”
母亲的这种方法,让我很在意他人对我的评价,我把对自己价值的判定建立在了他人的评价上。假如他人批评我的某一个做法,我会感觉她是在否定我的整个人。我没有强大的内心,我做每件事全部畏首畏尾,总想着假如失败,他人会怎么看我。这让我活得很累,因为我一直全部在为他人活,而不是为了自己。
假如得不到父母的认可和肯定,看不到本身的价值,不能感受到自己完整的存在,人就极难取得心灵的宁静和平衡。
假如母亲给孩子足够的关爱,孩子就不会浪费精力来试图获取母亲对自己的接纳,而是把这个精力投放到本身的成长上来。反之,孩子会停止本身成长的努力,把精力投入到获取父母的赞许上来。假如一切的努力全部是徒劳的,父母依然不给自己任何正面反馈,孩子就会放弃努力,自暴自弃。
三、不要打骂孩子
我一直是一个比较听话的女孩,但我小时候挨过很多打,甚至比男孩挨打全部多。母亲只要和父亲吵架了,就会拿我出气,随便什么事情没做好,就会劈头盖脸一顿打。因为爬假山,被反绑双手;因为字写得难看,被扇二十个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