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伤寒论导读一、伤寒论导读? 《伤寒论》这部著作成书于东汉末年(约公元 200 年),距今已近 1800 年的历史,因为它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古典医籍,而其中有许多理论和方药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所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中医中药的研究都离不开《伤寒论》这部著作。? 《伤寒论》作为一门中医的经典著作,在中医院校本科和研究生的课程中都是作为一门必修课来学习的,大家知道中医院校本科的教材建国以来先后经过几次修订,现在基本上形成了统一的教材模式,规范化培训阶段再学习这门课程应该怎么学? ?1、要重视经典著作的学习?中医学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它经历了一个从临床上升到基础理论,然后再指导临床实践的发展过程。中医学基本理论的确立可以说源于古代的经典著作, 掌握了这些内容就可以居高临下地看待后世的发展,同时也能为现代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伤寒论理论古朴而深奥,如果能深入地学下去,的确能解决不少的问题,所以即便是在西方国家,中医也是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大家既然走进了中医的大门,恐怕绝大部分同学今后还是要从事中医领域的工作,不管是临床也好, 科研也好,教学也好, 必须要有一个扎实的功底。?2、吸收历代医家研究精华?张仲景的《伤寒论》写成后,即受到当代神医华佗的称许,称赞为“此真活人书也。”从晋至宋,研究《伤寒论》而自成一家的,有近百种著述,其最著名的有: ?孙思邈是唐代太医,被后世尊为药王,他研究《伤寒论》是方与法并重,以法定方,以方分证,对《伤寒学论》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宋代名医韩祗和,师法仲景心法,而不拘泥于《伤寒论》中条文和方药。他治疗疾病, 多为自拟之方,并分时候辰而用药。著有《伤寒微旨论》。?宋代名医朱肱强调“治伤寒先须识经络,不识经络,不知邪气之所在。”著有《南阳活人书》。? 宋代名医庞安时认为伤寒的病因,是由于具有“杀厉之气”的寒毒所致,代表著作为《伤寒总病论》。? 许叔微,宋代名医,他发挥《伤寒论》的八纲辨证,尤其强调阴阳总纲的主导意义。代表著作有《伤寒发微论》等。?郭雍,宋代名医,取伤寒学派诸家之长, 于伤寒诸症的病变机理的探索,尤多独到之处?成无己,宋末名医,活动于金代, 他是注解《伤寒论》的第一家,他根据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中所说“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经》”为线索,以《内经》、《难经》作为依据注释解析《伤寒论》诸证,开启了《伤寒论》研究的新途径。? 明代以后伤寒学形成了三大流派: ?以方有执、喻昌为代表的诸医家为重订错简一派。他们认为仲景《伤寒论》年代久远,历代多有讹传谬改,他们对于王叔和编集的《伤寒论》认为颠倒错乱严重,大倡重整考订之风, 希望能恢复仲景所著的本来面目,虽然这一派的重新考订的结束未必被后世医家所接受,但他们对于风寒中伤,营卫虚实诸种病变,以及仲景的立法定方思想,各有新的阐发和相应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