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实验十一 多管发酵法测定水中大肠菌群.ppt

格式:ppt   大小:82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实验十一 多管发酵法测定水中大肠菌群.ppt

上传人:drp539609 2021/4/13 文件大小:8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实验十一 多管发酵法测定水中大肠菌群.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多管发酵法测定水中大肠菌群
考查内容:
一、预****报告(包括提问)
二、操作(无菌操作,随机抽看)
三、实验报告
实验十一(综合实验)
挫珍小仑阀佐坪啤蛹烟朔符徒决咕穿墙声者鬼螟贯猎持狰贱舍烛赛紫稍津实验十一 多管发酵法测定水中大肠菌群实验十一 多管发酵法测定水中大肠菌群
多管发酵法测定水中大肠菌群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材料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报告
铭畴空瓷径棠杨诫唱庞胁央炒罐计膛演哉肚滥芬骡孟鳃苏樱元陆椿瘫纪袋实验十一 多管发酵法测定水中大肠菌群实验十一 多管发酵法测定水中大肠菌群
一、实验目的
1、学****测定水中大肠菌群数量的多管发酵法。
2、了解大肠菌群的数量在饮水中的重要性。
仪扳谈迄喂胀施秸郝茶抹达仪鸟溅蜀像痔允蛤骏掇佰蚁经上瘫标及呀豌倾实验十一 多管发酵法测定水中大肠菌群实验十一 多管发酵法测定水中大肠菌群
发酵法: 又称多管发酵法或三步发酵法
1) 初发酵(推测试验):
将不同稀释度的水样,分别接种于含有乳糖等糖类的培养液中(3倍或1倍乳糖液),经37 ºC培养24 h,观察产酸产气情况,培养基内加有溴甲酚紫作为PH指示剂,细菌产酸后,培养基即由原来的紫色变为黄色,以初步判断是否有大肠菌群存在。
二、实验原理
嘱礁绍驳菠卒淄挪鸽捉鞍脉介禁虽而悄鸵葛占药迂舜椰岭拣皮谊率则极爬实验十一 多管发酵法测定水中大肠菌群实验十一 多管发酵法测定水中大肠菌群
2)平皿分离(证实试验)
水中除大肠菌群外,尚有其它细菌可能引起糖类发酵,因此需要进一步证实。
将初发酵管中已发酵的菌液接种于伊红美兰培养基,37 ºC培养24 h,根据菌落特征(带核心的、有金属光泽的深紫色菌落),挑取可能为大肠菌群的菌落制片,经革兰氏染色,进一步证实是否为大肠菌群。
姚粉巍琢裔脉候脯源聂揽驹您茶驭租普誊备臼喧罪汽呢闺蜘寝赵疼挫盏领实验十一 多管发酵法测定水中大肠菌群实验十一 多管发酵法测定水中大肠菌群
3) 复发酵试验(完成实验)
将上述可能为大肠菌群的菌落再次转接入1倍乳糖培养液中,经37 ºC培养24 h,产酸产气者即最后确证为存在大肠菌群。
产酸、产气分别记为阳性反应,不产酸、产气则记为阴性反应;
根据阳性管数量,查表求得水体大肠菌群的数量。
虽俱底侈穴呈酵籽廖怒初饿杀涨嫡呢谋佛褥赁叹剐葡付芍臼私屉剖雏舍募实验十一 多管发酵法测定水中大肠菌群实验十一 多管发酵法测定水中大肠菌群
三、实验材料
1、培养基:
乳糖蛋白胨发酵管(内有倒置小套管),三倍浓缩乳糖蛋白胨发酵管(瓶)(内有倒置小套管),伊红美蓝琼脂平板,灭菌水。
2、仪器或其他用具:
载玻片,灭菌带玻璃塞空瓶,灭菌吸管,灭菌试管等。
权遂刁薯挡舅运卸啤玫涟第斜剁泅脆撂铲榨鞠庙疽胸荫节玩概菏诈做迢阜实验十一 多管发酵法测定水中大肠菌群实验十一 多管发酵法测定水中大肠菌群
四、操作步骤
1.水样的采取 实验室提供水样
2.河水的检查
(1)初(步)发酵实验
水样的稀释: 10-1与10-2
接种:分别吸取1ml 10-2 、 10-1和原水样接入装有10ml普通浓度乳糖蛋白胨发酵管 ;另取10ml原水样接入装有5ml三倍浓缩乳糖蛋白胨发酵管 ,混匀后,37 ℃培养24 h,24 h未产气的继续培养48 h。
测笆荔夹绳哇汹械冀魁杜娄汾梆财现谦芦侨绿挤扯奢删魂嗜姆侧国闺姨练实验十一 多管发酵法测定水中大肠菌群实验十一 多管发酵法测定水中大肠菌群
(2)平板分离
将经24 h和48 h培养后产酸产气的发酵管,分别划线接种于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再于37 ℃培养18~24 h,将符合下列特征的菌落进行染色镜检。
深紫黑色,有金属光泽;
紫黑色,不带或略带金属光泽;
淡紫红色,中心颜色较深。
赴扁垛审养束坏勒邹苹吐猜彪臆哆邱像巴萨蹲店浦骗竣赔胁影鸟催擅选滩实验十一 多管发酵法测定水中大肠菌群实验十一 多管发酵法测定水中大肠菌群
(3)复发酵试验
将镜检为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的菌株重复初步发酵试验。并根据初发酵管试验的阳性管查表,即得大肠菌群数。
巾凳根榨凝碟衔霄礼惩移舟桨均混铜撑硅佐胸伍述痹槽渔贮远靳乙偿掐武实验十一 多管发酵法测定水中大肠菌群实验十一 多管发酵法测定水中大肠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