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家庭教育的作用主讲人: 孙延利富县职业中学有效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规范?印度有句谚语: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 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形象地说出了培养良好行为规范对于个人对于社会的重要性。现在孩子有什么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如果矫正,还能够改变过来,如果听之任之,等长大以后再去矫正就要困难十倍、百倍。因此,良好的行为规范的培养十分重要, 这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分工合作, 密切联系,协调一致,使孩子对各项社会行为规范真正做到知必行、行必正。?一、重视家庭的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促进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孩子从生下来起就和家人生活在一起,他们是与孩子接触非常亲密的人,家长在孩子的心目中是比较有威信的,应该说家长的行为举止会给孩子带来最初的印象,对孩子形成良好习惯起着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家长要坚持以身作则,作孩子的表率,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洁身自好,不以小而不为,在孩子面前自觉做遵守规范的楷模,像这样体现在行动上的教育比起苦口婆心的说教有效多了。二、加强交流,共同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在学校时能遵守一定的规则,但是要孩子在学校时能遵守一定的规则,但是要让孩子遵守规则的行为得到延续,形成习让孩子遵守规则的行为得到延续,形成习惯,教师还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让家惯,教师还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让家长了解孩子的规则,家长和教师要一起商长了解孩子的规则,家长和教师要一起商讨教育的方法,然后共同实施,进行针对讨教育的方法,然后共同实施,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只有家园共同重视和配合,才性的教育,只有家园共同重视和配合,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效果。必须培养孩子的一些习惯?1、孩子自觉整理书包、书桌、课桌的习惯; 自觉整理自己房间的习惯。?2、动手做家务的习惯。比如自己吃饭的碗自己洗,自己的脏袜子、红领巾自己洗的习惯。?3、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4、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的习惯。?5、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睡觉(十点半必须上床睡觉)按时起床,早晚刷牙、不挑食的习惯。?6、良好的行为习惯。坐则端、立则正,走路靠右侧行,不随地吐痰的习惯。?7、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孩子要敢于勇于发言,错对没关系。?8、每天阅读的习惯。?9、不吃零食、勤俭节约的习惯。? 10 、尊老爱幼、体贴父母,尊敬师长的习惯。? 11 、诚实守信,不撒谎的习惯。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主要有赖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 并且这种教育开始得越早,越易于养成孩子的良好习惯。好模仿是幼儿行为的特点,模仿是幼儿养成习惯的先导。所以,家教中,父母应更多的注重用自己的“身教”去引导孩子的行为习惯,凡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应首先做到,为孩子的行为规范树立一个好榜样。?我们往往愿意花功夫了解孩子身体成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其实,与此同时,更需花一样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孩子心理成熟所需的“钙、铁、锌、硒”是什么。?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都应该鼓励孩子正确的行为,不要过分的指责孩子,也不能过高或过低评价孩子,表扬和批评必须恰如其分,尽可能少的将孩子与同伴做比较性的评价,应该多侧重于将孩子当前的行为和过去的行为作比较。中国式家长的十大特征(一)模具制造型(二)温室培养型(三)极力压榨型(四)经济刺激型(五)原始放牧型(六)自家萝卜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