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紫金矿业股紫金矿业:第一金股是怎样炼成的
上杭县当地流传的说法是,紫金造就了近30个亿万富翁,近300个千万富翁,百万富翁则难以计数,但最少有上千名。 紫金矿业上市首日即以巨幅波动的股价引发了各方的广泛关注。
第一黄金股
4月25日,紫金矿业一登陆A股市场,就搅起了好大波澜。当日股票面值为元人民币的紫金矿业以元开盘,起先一直徘徊在11元上下,然而下午风云突起,在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内,直线拉升到22元的高位――这个价格对应着倍市盈率,在被上交所盘中实施暂时停牌后,又在收市前两分钟内猛然砸落到元。
此番令人眼花缭乱的“蹦极跳”令投资者惊诧不已,即便以当日紫金矿业的收盘价元计,其市盈率仍达成倍,而同一天紫金矿业H股的收盘价也仅为元人民币。舆论惊呼:是不是又一个中石油来了?
4月27日,赶在新交易日到来前,紫金矿业公布交易风险提醒,今后紫金矿业连续两个交易日跌停,就在不少舆论认为紫金矿业将再续数个跌停之时,这只股票又奇迹般地回升,并企稳在10元以上。能够看到的公开数据表明,最少有九位个人股东在紫金矿业上市后成为亿万富豪。名列第一的是陈发树,持有%股权,她是紫金矿业第二大股东新华全部实业集团的控制人。紫金矿业董事长兼总裁陈景河则持有%股权。
在原始股股东分享上市结果的时候,市场对紫金的质疑却没有停息,紫金矿业上市当日谁从股价暴涨中获益,这里头有没有操纵的力量?
这些可能最终要仰赖监管机构的调查。
陈景河“掘金”
1993年,时任福建闽西地质大队长的陈景河下海,入主国有的上杭县矿产企业,试图开发紫金山的金铜矿。
不过彼时的局面颇为尴尬。陈景河寄以重望的金矿,在教授可行性论证汇报中,却被给品位低、投资大、风险高、开发价值极小的结论。于是,陈景河开始了平生第一次冒险:将传统上只在北方干旱、平坦地域使用的黄金提炼工艺“堆浸法”引入多雨的紫金山区。这不但使一期投资被降低到700万元左右,也使原先没有开采价值的低品位矿,含有了开采价值。
2021后的几年间,更名为紫金矿业的上杭县矿产企业开始飞速发展。这只是紫金神话的开始。1997年年底,技术人员出身的陈景河决定采取了一个近乎异想天开的露天开采方法:掘进2371米的巷道,安装1000吨炸药,对黄矿矿体上部30―50米厚、100多万方的土石,进行定向的“亚洲第一爆”,此爆削平了整个紫金山山头。
幸运的是,这次爆破没有任何伤亡。此爆却为紫金省了1000万元和半年的土石剥离时间。更主要的是,今后紫金摆脱了打洞采矿对矿山规模的严重限制,开始了大规模露天开采,成本开始大规模下降。
此时,陈景河迎来了一个比她还“牛”的合作者――陈发树。陈发树从陈景河掌控的国企紫金矿业那里,得到了紫金山金铜矿的土方工程项目,开始了她们的合作。
原始股最初无人问津
企业规模开始爆炸式膨胀的同时,个人财富神话也开始发端。这始于上杭县派工作组进驻紫金矿业开始进行的改制。县里和陈景河期望向内部职员募股,在1998年将传统的国企紫金矿业改制为有限责任企业。不过,职员和当地老百姓并不看好紫金矿业。
1996年后,中国经济增加转入低潮期,水泥厂开始大量破产。这使得上杭百姓入股小水泥厂的钱,也随之灰飞烟灭。紫金的募股,让一朝被蛇咬的老百姓心生疑虑。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