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独具特色的酒泉风味小吃.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独具特色的酒泉风味小吃.doc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2021/4/13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独具特色的酒泉风味小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独具特色的酒泉风味小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水土就是地方特色。甘肃酒泉的地方特色归纳起来,一曰古,二曰土,三曰兼,四曰廉。
  先说古。无论是火烧沟原始部落遗址,还是敦煌壁画,以及遍及酒泉的魏晋墓砖画,都有宴饮、庖厨、进食、酿酒、滤醋、烫鸡、宰羊这些场面。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地食俗,一喜烤肉,二喜饮酒,三喜面食。
  
  再说土。酒泉小吃,有着浓浓的乡土味和农家气。比如,“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酒泉糊锅,看似粗糙,土得掉渣,但它却把酒泉的地道、实在、醇厚浓浓地融在锅里,鸡汤纯正、麻花香脆、面筋劲道、粉皮清亮,不掺一点假。盛饭的时候一定要盛得冒出顶,溢出碗沿。香喷喷,辣酥酥,这不正是酒泉人的古道热肠吗?
  三说兼。酒泉是丝路要冲,老酒泉很早就有冀、鲁、豫、京、津、沪、川、陕、宁、青、新等省的风味餐馆,酒泉小吃对各地的饮食风味兼容并包,最典型的就是吃川味火锅时,在汤中下拉条子,下麻花。
  四说廉。酒泉风味小吃,农家味居多,属于大众的食品。譬如糊锅分明是荒年的灾民或是贩夫走卒背井离乡时,聚在一起,拼凑在一锅里的杂烩食品,类似朱元璋在逃难时吃“珍珠翡翠白玉汤”,后来却成了本地名吃。又如芽麦面包子是涝灾年麦子发芽后不得已用以充饥的食品;麻腐包子则是旧时穷人过年时因买不起肉而吃的素馅包子;麦索子是贫苦农民青黄不接时,为了充饥只能揪青掐黄。这些吃食当然比不得山珍海味,但它价廉质优。正如酒泉俗话所说:“黄米饭拌辣子,胜过海参炖鸭子。”

  酒泉小吃不仅可口,而且悦目,还能赏心。
  
  酒泉人常挖苦武威人,说他们三天不吃米拌面,心里干焦焦的。这何尝不是酒泉人对米拌面这种风味食品的依恋呢。酒泉拉条子,“下到锅里嘟噜噜转,捞到碗里一团面,吃到嘴里一根线”,这不正是酒泉小吃悦目的地方吗?
  说起赏心,那就更有说头了。吃酒泉风味,真能吃出好心情来。比如老一辈人走到现在的食品一条街,就总眷恋起当年酒泉的五省会馆的夜市。当时,五省会馆端门内是戏台,北座有大庙,中院宽敞,坐落在发放什字北的东口(今卫生街,酒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