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小柴胡汤的应用.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柴胡汤的应用.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5/3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柴胡汤的应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柴胡汤的应用用好小柴胡汤的关键自从张仲景的《伤寒论》横空出世, 后世中医没有不奉为金科玉律, 精心研究的,一部《伤寒论》不知成就了多少留芳百世的著名医家, 这且不说。单是其中的小柴胡汤, 学精学透就养活了不少医生, 凡是熟悉医史的人都不会不知道的。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古人贤者非常注重小柴胡汤的运用。然而纵观当今中医界能娴熟运用小柴胡汤的人却不多。学医的都知道小柴胡汤,清热和中,主治少阳,但用起却是疗效参半,毁誉不一。这是为什么呢? 问题出在哪里了?我认为是出在对其中主药柴胡的剂量上。《伤寒论》 96 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 心烦喜呕, 或胸中烦而不呕, 或渴, 或腹中痛, 或胁下痞鞭, 或心下悸, 小便不利, 或不渴, 身有微热, 或咳者, 小柴胡汤主之。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姜各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 日三服。对于运用小柴胡汤的指征这一点, 大家似乎都有共识, 临床用的也都不错。但是柴胡的用量却是慎之又慎, 小之又小。有用 10g 的、有用 15g 的、胆子大点的用 3Og 。我们都知道,柴胡有个很重要的作用, 清热退烧。轻点,上述量能解决问题,重点的,就有些不好使了。实际上,关键是个量的问题。我们《伤寒论》的原文,柴胡是半斤,也就是古时的八两, 远远超出其它药量, 这不是个简单问题, 也不是错简,我后面再详谈这个问题。柴胡八两,折合当今之量应为 120g , 这个量就远远超过了 10g , 20g 的量。临床上如果离这个量太远,效果是不会太好的, 况且中医自古就有不传之秘在于量上之说。我用小柴胡汤时, 凡是具有往来寒热, 或高热不退时, 均用 60g 以上, 未有不效的, 可以不夸张的说, 常常是一剂知, 二剂已。常叹仲景不欺我也。至于,温病学大家叶天士所谓的柴胡伤阴,完全不符合临床实际。外感高热那有一上来就伤阴的,即使有伤阴之症也可加入养阴之品,佐之, 柴胡照用不可。同时, 我也相信仲景先生在那个年代, 用这么大的量不可能不考虑伤阴的问题, 之所以还用这么大的量, 那就说明无有伤阴之虑。仲景是实践家, 这一点我想大家不会有异议的。伤阴之说只能是叶天士先生的误解,但对其温病学的贡献来说仅是瑕不掩疵,白璧微瑕。言归正传。上述柴胡大量使用不存在伤阴问题, 也许有人会说这只是你个人的认识见解。是这样的么?那我们再来看看临床上其他医家的认识和实践。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著名教授陈景河先生的《柴胡清热饮》: [ 组成] 柴胡 50g ,黄芩 50g ,人参 20g ,板蓝根 30g ,甘草 15g ,青蒿 lOg ,地骨皮 15g ,常山 5g。[ 功效] 清透热邪,滋阴凉血,和解少阳。[ 主治] 无名热或高烧久治不退,体温在 38 ℃— 40℃之间。这是陈老先生毕其一生总结的拿手方子,屡用屡效。其典型病例: 王某,女, 28 岁, 1993 年4月 15 日初诊。病史自述产后 3 天开始发热, 39C ,伴周身不适,厌食微呕,头晕乏力,经静脉滴注消炎药 7 天,热不退,诸症不减,伴口苦、便结, 前来就诊中医。查体舌苔薄黄,舌质红,脉弦数无力。诊断与治疗辨为妇人热入血室。给予柴胡清热饮, 重用柴胡、黄芩。处方: 柴胡 50g , 黄芩 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