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2013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doc.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3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doc.doc

上传人:lily8501 2016/5/3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3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doc.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二年级上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知识要点归纳:1 、常用的长度单位: 米、厘米。 2 、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 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 1米=100 厘米 100 厘米=1 米 5、线段 X Kb om ⑴线段的特点: 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⑵画线段的方法: 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 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 、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小明身高 1 (米) 30( 厘米) 练****本宽 13 (厘米) 铅笔长 17( 厘米) 黑板长 2(米) 图钉长 1 (厘米) 一张床长 2(米) 一口井深 3(米) 学校进行 100 (米)赛跑教学楼高 25(米) 宝宝身高 80( 厘米) 跳绳长 2(米) 一棵树高 3 (米) 一把钥匙长 5 (厘米) 一个文具盒长 24 (厘米) 讲台高 90 (厘米) 门高 2 (米) 教室长 12 (米) 筷子长 20 (厘米) 第二单元 100 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知识要点归纳: 一、两位数加两位数 1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 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 相同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加起, 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 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 、和= 加数+ 加数一个加数=和- 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 1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2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 1, 在个位上加 10 再减。 3 、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 1 ,个位加 10 再减, 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 1 再算。 4 、差= 被减数-减数被减数= 减数+差减数= 被减数+差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1 、连加、连减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①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 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 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 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②连减运算可以分步计算, 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 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减一样, 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 、加减混合加、减混合算式,其运算顺序、竖式写法都与连加、连减相同。 htt p:/ / 3 、加、减法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情况不需要进行精确计算,只是算出大致的结果就可以了,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估算。估算时,把这个数估成与他最接近的整十数再去计算。 4 、加减混合运算写竖式时可以分步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减)一样,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也可以用简便的写法,列成一个竖式,先完成第一步计算,再用第一步的结果加(减)第二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