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2021年重返石河石河.docx

格式:docx   大小:22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重返石河石河.docx

上传人:非学无以广才 2021/4/14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重返石河石河.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重返石河石河

  阻碍石河村发展有两道坎:自然环境中的干河已被治理,大家头脑中的转变发展方法的思绪怎样确定?  假如不是回村前就说准了在Y8公交车张伍堡站下车,我绝对不敢相信前来接我的这个精瘦、黢黑的汉子就是当年那个十八九岁的留瑞。留瑞现在是北京市延庆县张伍堡治超站的协管员。
  留瑞向她开车的好友介绍说:“这是35年前到我们村插队的知青,那时还没你呢。”小伙子很茫然:“35年?太遥远了,那时啥样?”是呀!阔别了35年的石河村现在是什么样子呢?”
  我下乡插队的村子叫石河村,是延庆县井庄公社的一个山区自然村。为何叫石河,是因为村前有一条宽宽的、充满乱石的干河套。石河村距离京城90多公里,当年从家回村很周折,因从县城到村里一天只有一趟车,因此全程需要十来个小时才能抵达。现在从北京西站到延庆县城有多列火车,开往村里的Y8公交车一小时一趟。走基层让我有机会重返第二家乡。
  石头河不见了
  当车穿过一片树林时,留瑞告诉我“这就是当年的河套子”。我向窗外望去:一行行碗口粗的杨树枝盛叶茂、婉蜒伸去,晨曦把塞外深秋的早晨渲染的五彩斑斓。思绪把我引到了35年前的冬末春初,那是我第一次走河套。记适当年队里是用马车把我们接进村的,因为我们的东西太多,马车只能拉行李,我们只好在地下走着了。鹅卵石上落上薄薄的一层雪,脚踩上去滑滑的。行李总是从马车上颠下来,我们不停地拣起再放上去,一里地的旅程,像跑了1500米那么累。
  而现在通往村里的公路平坦宽广,车行驶上面没有一点颠簸的感觉。我问留瑞:“原来那些石头哪儿去啦?”留瑞说:“埋在土底下了。你们走后,有一年公社党委组织全公社的力量,从荒岗上拉来黄土,然后在上面种了树。”“我说呢!当年我们在河套里种树,怎么老不见活呢?”
  进村时我让司机把车开慢点。这是我曾经生活了三年的石河吗?当年我们进村时,满眼看到的是一个石头的世界:路是石头铺的、墙是石头垒的、屋顶是泥抹的。现在,公路修到大街小巷各家各院,门上钉着红底白字的门牌号码,砖房替代了当年土坯石头的旧房子,还有一两幢二层小楼跳入眼帘。
  留瑞说:“2021年,国家的惠农政策让农民得到了实惠,政府下拨专款使村村全部通了公路,还派解放军挖沟给家家户户接上了自来水,现在农民的生活比你们在时不知要好上多少倍。”
  听说当年的知青回村了,宿舍房后造旺的媳妇张淑娥走上前热情地拉住我的手说:“还记得我吗?你们那时总在我家上茅房,原先我家十天半个月才起一次粪,你们在时三五天就得起一次。”当年的团支书王学忠打趣地说:“我还奇怪呢,为何造旺家的自留地长得总比他人家旺?原来全部是她们做得贡献呀。”大家哈哈大笑起来。
  当年我们宿舍窗户是半透明的塑料化肥口袋钉上的,“尿素”两个字样就像窗花在窗棱上格外醒目。最可笑的是门上的对联,“天天有粮吃饱肚,年年丰产心不慌”,横批“肥猪满圈”。记适当时生产队长赶忙说,“这原来是存放粮种的,你们下来得急,没有现成的房子,就现搭的土炕,先让你们住下。”她边说边招呼着人把对联撕掉换副新的。现在,村民胡造旺家已将房子翻盖了,玻璃窗户整齐明亮。
  留瑞告诉我:“前几年县里给村民统一修建了冲水厕所,村里有专门的人员打扫厕所,打扫街道。”
  张进瑞是留瑞的大名,村里人叫惯了她小名,知青们也这么称呼她。留瑞在治超站白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