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重走彝族迁徙之路
四川凉山是全国最大最集中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彝族的直系祖先,为距今约两千年前的古候,曲涅两个原始部落,居住在兹兹蒲武(今云南昭通一带,即滇东北),后逐步发展到滇南,黔西北等地。大约在东晋康帝时,古候、曲涅两大家支率众多渡过金沙江进入凉山地区。彝族记者的惹木呷独自徒步上路,沿着《指路经》的指引,以回溯的方式沿着祖先当年迁徙的足迹过眼烟云回兹兹蒲武,一路收集遗落民间的历史记忆。
根据彝族的口碑资料和汉彝族文献记载推测,彝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在六七千年前,居住在我国西北河湟地区的古羌人,开始向四面发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国的西南方向游弋。在他们游弋到西南后,与先后到达的两大古老族群――百濮族群和百越族群慢慢相处互相融合,逐渐成为今天西南地区大部分少数民族的共同先民,当然,也包括了彝族。
凉山是全国最大最集中的彝族聚居区。根据史学界研究和彝族民间普遍传说,凉山彝族的直系祖先,为距今约两千年前的古侯、曲涅两个原始部落,居住在兹兹蒲武(今云南昭通一带,即滇东北
),后逐步发展到滇南,黔西北等地。大约在东晋康帝时,距今一千六百多年(有专家认为或许更早,在两千年左右),古侯,曲涅两大家支率众渡过金沙江进入凉山地区。研究凉山彝族的谱系,古侯,曲涅两系最长的家谱有七十五六代,一般都在五十代以上。根据凉山彝族的传说及《送魂经》,《招魂经》的记载,古侯,曲涅从滇东北进入凉山的线路,是从云南永善县的大屋基渡过金沙江,然后沿美姑河而上,到达凉山中心地带的利美莫姑(今美姑县)。至此两大家支分手,古侯向东,曲涅向西。今天凉山彝族的家支分布情况,虽然早已打破了东西分住的藩篱,但古侯在东、曲涅在西的原始轮廓依然存在。
长久以来,关于彝族历史文化,众说纷纭,各持己见,难成系统。且多源自理论,也止于理论,而彝人尤其是凉山彝人长期的山地生活塑就了独特的生活理念和文化传承方式。凉山彝人历史文化除了部分见诸于书面记载之外,更多便散落于民间。为更好地收集、整理和弘扬彝族历史与传统文化,我结合《指路经》《中载,徒步上路,以回溯的方式沿着祖先当年迁徙的足迹走回兹兹蒲武,一路收集遗落民间的历史记忆。沿着《指路经》的指引,在此时与彼时,此地与彼处的时空交错之间,找到祖先走过的一个个点,用我的脚步将它们连接起来。
在凉山,送魂与指路,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在人死的时候毕摩做法给死者灵魂指路回到祖地的经书,当然,经书指路,有正向也有反向,正向者,从当年祖先迁徙出发地开始,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