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红霉素软膏.docx

格式:docx   大小:68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红霉素软膏.docx

上传人:guoxiachuanyue010 2021/4/15 文件大小:6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红霉素软膏.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红霉素软膏
概述:
通用名:红霉素软膏
英文名:ERYTHROMYCIN OINTMENT
拼音名:HONGMEISU RUANGAO
药品类别:皮肤科用药 分子式:C37H67NO13 分子量:
适应症:用于脓疱疮等化脓性皮肤病及烧伤、溃疡面的感染。 性状:该品为白色或淡黄色或黄色软膏。
常见成份:主药为:红霉素,辅料为:液状石蜡、羊毛脂、凡士林。 贮 藏:密闭,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包 装:每支10克,铝塑管包装。 有效期:15年
病理毒理
红霉素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葡萄球菌属、各组链球菌和革兰阳性 杆菌均具抗菌活性。奈瑟菌属、流感嗜血杆菌、百日咳鲍特氏菌等也可对 该品敏感。该品对除脆弱拟杆菌和梭杆菌属以外的各种厌氧菌亦具抗菌活 性;对军团菌属、胎儿弯曲菌、某些螺旋体、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属和 衣原体属也有抑制作用。
该品系抑菌剂,但在高浓度时对某些细菌也具杀菌作用。该品可透过 细菌细胞膜,在接近供位(“ P'位)处与细菌核糖体的 50S亚基成可逆
性结合,阻断了 转移核糖核酸(t-RNA)结合至“ P'位上,同时也阻断了 多肽链自受位(“ A”位)至“ P'位的位移,因而细菌蛋白质合成受抑制。 红霉素仅对分裂活跃的细菌有效。
药代动力学:该品局部用药后很少吸收入血。
药物相互作用
与***霉素及林可霉素有拮抗作用,因此应避免合用。如正在使用其他 药品,使用该品前应向医师或药师咨询。
用法用量
局部外用。取该品适量,涂于患处,每日 2次。
临床应用
(1)用红霉素软膏治疗小儿皮肤糜烂
在临床工作中, 经常见到哺乳期小儿由于天热出汗、 尿液浸湿以及体
胖等原因,其领下、 腋窝、腹股沟、阴囊下的皮肤常呈轻度、中度或重度
糜烂。涂抹患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临床资料
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皮皱糜烂患儿 30例,轻者局部红肿,有少许渗液 9
例,中度 红肿明显,有脓液,皮肤点状破溃 18例,重者红肿,糜烂面广, 脓液较多伴发热3例。溃例,重者红肿,糜烂面广, 脓液较多伴发热例。
治疗与结果
治疗方法在患儿入睡前将患处用温水洗净凉干,用红霉素软膏一支, 以消毒针头扎孔,将红霉素软膏挤于消毒棉签上,轻轻涂于患处,每日一 次。结果9例轻度糜烂者经治疗次痊愈, 18例中度糜烂者治疗 3次痊愈,3
例重度糜烂者治疗 6次全部痊愈。此红霉素软膏内含 1%红霉素,外用有消
炎、收敛的作用,并且含有 油质成分,汗液以及尿液不易浸人, 对皮肤起
保护作用。笔者用此法治疗皮皱糜烂 30例均收到了满意的效果。未见毒副
反应。此法外敷简便易行、经济,容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
(2)用红霉素软膏治疗浅度烧伤并发湿疹病人
方法
先用1 : 5000呋喃西林液湿敷 烧伤创面 20 min〜30 min,再用无菌敷料将创面吸 干,然后把红霉素软膏均匀地涂于凡士林 油纱布上,厚度约 1 mm,敷于创面,再用 3层〜4层无菌敷料包扎。每日换药 1次,
直至痊愈(瘙痒症状消失, 湿疹消退,烧伤
创面好转为标准)。
讨论
烧伤创面继发湿疹 机理复杂,大多数人认为系过敏性因素所致,过敏 源可来自内外界因素或神经精神因素。红霉素软膏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 它能与细菌核蛋白体的 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