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山东经济学院人事制度综合改革方案鲁经院政人字[2003]21 号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中组部、人事部、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人发[2000]59 号) 的精神, 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人事制度, 实现我院创建省内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 我院决定进行人事制度综合改革的试点工作。根据国家和我省关于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以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 以《高等教育法》、《教师法》、党和国家关于深化教育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为依据, 以合理配置教育人才资源、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性、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核心,以建立适应学校发展要求的人事管理与分配制度为目标, 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积极推动我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实现我院创建省内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二、改革的主要内容(一)积极推进机构编制改革,规范内部组织结构。根据适应学校发展需要和精干高效的原则,明确党政管理机构的基本职能,精简学校党政管理机构。努力克服学校党政管理机构的“政府化”倾向, 机构设置不要求上下对口,职能相近的机构尽可能合并或实行合署办公。 2 理顺教学科研组织管理体制, 优化教学科研组织结构。本着有利于促进学科发展, 提高教学科研整体实力, 充分利用教育资源, 增强学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原则,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进行校、院(系) 管理体制改革, 明确校、院(系) 的管理职能, 降低管理重心, 调整管理跨度, 规范管理行为, 激发各级组织的活力,提高教学科研组织的整体管理水平。合理确定生员比、生师比和教学科研人员占教职工总数的比例; 从严控制管理人员编制, 精减机关工作人员。继续推进后勤服务的社会化改革, 逐步实现后勤人员从学校事业编制的规范剥离; 实现教职工队伍的优化整合, 改善教职工队伍的结构。(二)全面推行聘用制,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制度。进一步强化竞争机制, 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契约管理”的原则, 在全校教职工中全面推行聘任制。学校根据工作需要,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科研、管理等各级各类岗位,明确岗位职责、任职条件、权利义务和聘任期限, 按照规定程序对各级各类岗位实行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学校和教职工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 通过签订聘任合同, 确立受法律保护的人事关系。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 淡化身份管理, 强化岗位管理。党政管理人员实行教育职员聘任制,工勤人员实行劳动合同制。聘任工作优先面向校内, 也要面向校外, 积极延聘国内外优秀学术带头人和优秀管理人才来我院工作, 努力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机制。通过加强与外校协作、互聘联聘教师、聘任兼职教师、聘请高级专家学者 3 等多种途径,拓宽教师来源渠道,促进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办学效益。(三)加大分配制度改革力度,健全校内分配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大学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力度,扩大学校内部分配的自主权, 建立和完善校内岗位津贴总额动态包干管理办法, 以经费包干为手段, 推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