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文档名称:

上海综合保税区“十二五”发展规划.doc

格式:doc   页数:3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上海综合保税区“十二五”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fy5186fy 2016/6/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上海综合保税区“十二五”发展规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通知) 浦府办〔 20 11〕 34号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上海综合保税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开发区管委会,各直属公司,各街道办事处、镇政府,川沙新镇: 《上海综合保税区“十二五”发展规划》已经区政府同意,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二Ο一一年六月二十四日主题词:经济管理保税区规划通知抄送: 区委各部门、区人大办、区政协办,区法院、区检察院, 各人民团体。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 11年6月 29 日印发(共印 125 份) 上海综合保税区“十二五”发展规划上海综合保税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根据上海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全体会议要求, 以及浦东新区政府对“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规划的安排编制, 是指导上海综合保税区未来五年大力推动区域功能创新, 深入推进区域联动发展, 充分发挥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前沿阵地和浦东开发“二次创业”重要突破点作用的基本蓝图和行动纲领。一、“十一五”期间发展回顾(一)注重发展效益,推动经济规模再上台阶“十一五”时期,“三区”坚持科学发展、开放发展、转型发展和规范发展, 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 经济规模再上了一个台阶。到“十一五”期末, 上海综合保税区累计批准投资企业项目达到 10965 个, 吸引投资总额达到 235 亿美元,其中外资项目累计达到 8064 个,占总数的 % , 内资项目达到 2901 个, 占比为 % 。已有 94 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企业在保税区设立企业, 入围世界 500 强的 457 家外资跨国公司中已有 107 家进驻保税区, 共投资 228 个项目。 2010 年上海综合保税区完成商品销售额达到 7939 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 % ;物流业务营业收入 597 亿元;进出口总额 806 亿美元,年均增长 % ;工业产值达到 708 亿元;税务部门税收 311 亿元,年均增长 %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包括外高桥港区和小洋山港区)达到 2510 万标箱,年均增长 % ; 上海综合保税区也为社会创造了可观的就业机会,“十一五”期末,“三区”企业从业人员超过 万人,比五年前增加 万人。(二)深化先行先试,推进区域功能创新升级按照上海市委、市政府决策, 2009 年 11月 18 日上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正式设立,在“三港三区”联动发展框架下,对洋山保税港区、外高桥保税区( 包括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 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实施统一行政管理, 形成了上海综合保税区( 以下简称: 上海综保区) 的发展和管理体制格局, 实行政策、资源、产业和功能的联动互补, 形成了新的体制优势。在国家有关部委、各监管机构和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三区”在功能创新和联动发展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 以国际贸易结算中心、单机单船融资租赁、期货保税交割等为代表的创新业务功能取得了重要突破, 部分区域联动的监管模式和开发合作的业务项目开始启动, 初步形成了“ 1+1+1>3 ”的整合效应, 有力推进了“三港三区”联动发展, 在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和浦东开发开放中发挥了重要的功能载体作用。上海综保区创新型、外向型和效益型经济发展特色和模式, 在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三)抓住发展机遇,确保区域规范有序运作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目标要求和政策支持, 浦东、南汇两区合并形成的资源整合, 为上海综保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在浦东新区沿海 100 多公里的岸线上, 外高桥保税区、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和洋山保税港区与外高桥港区、浦东机场空港和小洋山港区联动发展, 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借助于国家和上海市、浦东新区创造的发展机遇和政策支持, 洋山保税港区从起步发展走向稳步增长, 港区吞吐规模迅速上升, 现代化集装箱枢纽港功能基本形成, 保税仓储物流、分拨配送等业务以及航运服务业务形成集聚趋势。外高桥保税区以建设国际贸易示范区为重点, 优化贸易便利化发展环境, 大力推进功能创新,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区域发展规模、经济效益和辐射服务能级进一步提高。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从国务院批复设立到封关验收, 再到正式运作, 仅用了一年左右时间, 具备了蓄势待发、发挥功能作用的良好基础。“十一五”期间, 在海关、检验检疫、外汇、海事、工商、税务、公安等各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确保了“三区”业务功能的有效监管和规范运作。(四)优化产业结构,鼓励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综保区坚持“优二进三”的产业发展格局,国际贸易、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比重约占 90% 。其中,国际贸易产业作为核心产业, 2010 年商品销售额达到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