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会计舞弊及其防范.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会计舞弊及其防范.doc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2021/4/16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会计舞弊及其防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会计舞弊及其防范
  [摘 要]会计电算化在给企业会计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会计舞弊问题。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会计舞弊手段更隐蔽、更多样化,如何防范这些新的会计舞弊手段成为许多企业面临的新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对常见的会计舞弊手法进行了分析,并从会计环境和内部控制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舞弊;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1-0068-02
  
  1 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会计舞弊
   信息输入舞弊
  会计电算化系统需要相关的业务数据,这些数据要经过汇总、归类、编码、录入、复核等环节,在数据录入之前的数据整理与录入过程中,舞弊人员可以通过虚构、修改业务数据来达到舞弊的目的,例如虚构业务数据、修改支付记录等。这类会计舞弊的源头在于电算化信息的源头,通过电算化系统无法发现问题,如果不能建立其有效的原始单据审核制度,极易导致这类舞弊得逞。

   修改数据库文件
  电算化系统处理后的数据都存放于数据库文件里,如果能够设置程序或者直接修改有关数据,就能够越过电算化系统的控制程序对有关业务记录进行修改。例如,在系统出现故障或者运行异常时,利用超级管理员的身份窃取有关信息,或者篡改有关信息,直接导致会计电算化系统信息错误,扰乱整个信息系统。
   利用程序漏洞对程序进行篡改
  会计信息化自身存在着某些漏洞,部分人员利用这些漏洞进行非法操作获取私利。例如在处理大额资金结算时,截留一部分不会引起人注意的金额,例如1012721万元的金额扣除10元,客户有可能误以为手续费而忽略对这部分金额的追查,每次交易未必选择后几位,而是扣除一个较小的金额并将这部分钱转入自设的一个账户,日积月累就可以获得不少的非法收益。
   利用非法操作舞弊
  会计电算化系统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如果利用网络技术或者其他手段改变合法的执行路径,未经授权许可进入会计电算化系统,获取有关信息或者篡改有关数据,将会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例如未经授权而签发现金支票就可以到银行提取现金。

   篡改输出信息
  会计电算化系统处理后的信息多以电子数据的形式输出,例如Excel表格、Dat文件等,这类格式的文件能够进行人为的修改,因而如果没有适当的控制程序进行控制,极有可能导致这类信息被篡改或者被窃取。具体操作时,会计舞弊人员通过修改信息将敏感的业务数据消除,或者将有问题的数据与正常的数据进行“平衡”,在总量正常的情况下进行微调。此外,窃取有用的商业信息成为一种新的舞弊方式,例如将公司的商业信息高价卖给竞争对手获取私利等。
   其他舞弊方法
  通过复印、拷贝、窃听等方式获取公司会计信息或者经营信息,并以此牟取私利。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企业会计信息面临着更多的安全问题,会计信息系统外部人员多采用非法侵入盗取、破坏的方式获取信息,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人员则通过操作过程虚构数据、修改信息等方式进行舞弊。
  2 会计电算化环境下防范舞弊的对策
   完善会计电算化法律法规建设
  目前,我国会计准则以及相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