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东北经济振兴中产业集群战略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东北经济振兴中产业集群战略分析.doc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2021/4/16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东北经济振兴中产业集群战略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东北经济振兴中产业集群战略分析
  摘 要: 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东北经济区应坚持科学发展理 念,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立足于现有工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并借助产业集群发展政策体系 的扶持,尽快培育出具有一定优势的集群产业。
  关键词:产业集群 东北经济振兴 战略 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05-272-02
  
  勿庸置疑,坚持科学发展理念,东北经济振兴既需要国家政策的强力扶持,又要制定和确定 好经济发展方略。而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长江三角洲、珠 江三角洲迅速崛起的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各种产业群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东北经 济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立足于现有工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并借助产业集群发展政策体系 的扶持,尽快培育出具有一定优势的集群产业。因此,培育和构建产业集群,发挥聚集经济 和规模效益功能,成为东北经济振兴的不可或缺的战略平台。

  
  一、产业集群理论发展分析
  
  产业集群理论,从主流经济学派来划分,大致有古典经济学中的产业集群理论、新古典经济 学中的产业集群理论、新贸易经济学中的产业集群理论和新增长经济学中的产业集群理论四 种。其中古典经济学强调“空间异质性”,即非流动性要素(如矿业、某些生产要素)的不 均匀分布、独特的气候条件或存在运输枢纽(如港口、码头或集市等)。新古典产业集群理 论注重地理邻近性导致的知识外溢以及静态和动态的空间外部性,典型的传导介质是促使集 群地域内劳动力(一般是工程师、科研人员和熟练工人)的交流。新贸易理论所揭示的专业 化和贸易机制与传统经济地理研究中的聚集现象有很大的相似性。新经济增长论强调主导企 业的技术创新对产业集群的关键作用。新增长经济理论认为,内生经济增长是“边干边学” 的过程,无论企业、产业或地方区域经济都是如此。规模经济不再是一个外生的经济变量, 而作为内生经济变量被纳入区域经济增长模型。
  国外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已经持续了近100年时间,经过韦伯(
1909)、艾萨德(1959)、 巴顿(1976)等人的传统集聚经济理论,马歇尔(1890)、克鲁格曼(1995)等人的产业区 理论以及斯科特(1992)、波特(1990)等人的新产业空间组织理论的不断演进,产业集群 理论日臻完善。
  国外集群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集群的机理、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社会资本以及经济增长与 产业集群的关系研究、基于产业集群的产业政策和实证研究方面。产业集群的研究结论已经 成为许多国家制定产业政策的依据,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绩效。国外对产业集群的研究 逻辑关系可用下图来表示: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对产业集群的研究视角是有所差异的。如经济学家 往往希望通过外部经济、专业化分工、交易成本等理论或概念来解释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机 制;社会学家则强调非正式的社会关系网络和人际关系,网络以及本地的社会文化环境对于 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影响;地理学家则强调产业的柔性专业化基础上的空间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强调地理空间对产业的集聚和发展过程 的影响。客观的讲,众多学者对产业集群发展的解释比较合理,有些结论令人信服。这些迹 象表明,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人们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话语之一,这也是国内外企业集群
发展必然趋势。
  
  二、东北产业集群的历史基础分析
  
  东北产业集群由来已久。建国前,东北已经初步形成了重工业地域的雏形,但是这种雏形的 建立是基于资源掠夺的目的,具有典型的殖民地经济的特点,建国后,中国政府选择了优先 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和计划经济体制,根据东北的资源基础、工业基础以及与前苏联邻近 的地理位置,东北成为新中国的重工业基地,建设并发展了众多的资源型工业产业集群和重 型工业产业集群。
  东北重工业基地的建设始于1950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国家倾斜政策和巨额投资下,采用 地域生产综合体的模式,自上而下建设的,到1960年第二个五年计划末期基本建成。在东北 的各大中型城市中,围绕着国家和省、部委的重点项目形成了以资源型工业和重型工业为产 业特征,以国有大型企业为核心,众多大中小型企业和相关机构的地理集聚体,即东北最早 意义上的产业集群,包括沈阳铁西区的机械加工产业集群、鞍山的钢铁产业集群、吉林的化 学工业产业集群、长春的汽车工业产业集群、哈尔滨动力机械产业集群、大庆的石油工业产
业集群等,它们为新中国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东北区域竞争力的源泉。
  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东北重工业基地和东北产业集群就已经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