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及其防范措施分析
摘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因赊销而产生的风险在不断增加。通过研究我国应收账款的现状,对导致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形成因素进行总结,针对具有代表性的信用风险因素提出实际性的解决措施,并提出了防范措施。使企业能够对客户信用更好地掌握,从而能够对应收账款的风险进行有效地防范。
关键词:
应收账款;风险分析;信用风险管理;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9-0174-02
1 我国应收帐款的现状
据商务部研究院信息管理部主任韩家平先生提供的数据,我国2002年到2007年期间形成的应收账款额超过18800亿元,目前形成逾期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高达40%。
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达到50%以上,远远高于发达。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企业逾期应收账款总额一般不高于应收账款总额的
10%,而我国这一比率高达60%以上。
从以上触目惊心的数据中,可以看到我国应收账款总量有逐年增长的势头,且在流动资金中所占比例较高、逾期应收账款比例过高,应收账款的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2 我国应收帐款的效应分析
应收账款的正面效应
首先,应收账款扩大企业销售量,增加企业销售收入,增强企业竞争力。在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况下,赊销成为促进销售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于在银根紧缩、市场疲软、资金匾乏的情况下,赊销有明显的促销作用,有利于企业扩大市场占有量,扩大客户源,尤其对企业销售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其次,应收账款降低存货风险和管理开支。企业在持有产成品存货时,要追加管理费、仓储费和保险费等支出;相反,企业如果进行赊销,会减少企业现有库存量,则无需上述支出。另外,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产成品存货也存在贬值的可能性,会存在潜在风险。因此,当企业产成品存货较多时,一般都可采用较为优惠的信用条件进行赊销,把存货转化为应收账款,节约相关的开支。
应收账款的负面效应
近年来,应收账款已成为困扰企业经营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对企业的不利影响集中表现在:
降低资金使用效率,增加了企业成本。由于企业的物流与资金流不一致,发出商品,开出销售发票,货款却不能同步回收,势必造成没有现金流入的销售业务损益产生、销售税金的上缴及年内所得税的预缴。此外,应收账款增加还会造成机会成本,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以及坏账成本增加。
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我国企业确认收入时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发生赊销的收入全部记入当期收入。企业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因此,企业本期利润的增加并不能表示本期实现的现金收入,企业应遵循谨慎性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对应收账款自行计提坏账准备。
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从赊销的账务处理可以看出赊销虽然使企业产生了较多的收入,增加了利润,若企业一味地追求利润最大化而采用大量的赊销方式,势必造成应收账款的风险的增加,同时并未真正使企业现金流入增加。反而使企业不得不垫付资金来缴纳各种税金和支付费用,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
影响企业营业周期。营业周期即从取得存货到销售存货,并收回现金为止的这段时间,营业周期的长短取决于存货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营业周期为两者之和。由此看出,不合理的应收账款的存在,使营业周期延长,影响了企业资金循环,致使企业现金短缺,进而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
3 企业应收帐款的风险因素分析
应收账款风险的含义
应收账款的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因素的不稳定性和债权、债务关系在清偿时的不可预见性,从而导致赊销企业的应收账款在回收时间和回收数额上具有不确定性。简而言之,应收账款的风险包括应收账款回收时间上的风险和应收账款回收金额上的风险。
应收账款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
信用管理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信用管理体系的建立刚刚起步,有关信用管理的制度十分不健全,进行信用管理的单位主要限于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企业则很少进行,企业未对应收账款风险程度进行信用风险管理,信用政策制定不合理,不能很好的把握客户的信用,产生了应收账款风险。
企业防范风险意识薄弱
现代社会市场竞争激烈,企业急于打开营销局面,争夺市场份额,大量运用商业信用促销。在事先未对付款人资信度深入调查的情况下,与客户签订赊销合同,并给予客户较大的信用额度和较长的赊销期限,产生了账面的高收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