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2021年慢病承诺书.docx

格式:docx   大小:27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慢病承诺书.docx

上传人:读书百遍 2021/4/16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慢病承诺书.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慢病承诺书

  第一季度慢病检验整改方法1落实居民健康档案调查,进行录入
  ,确定后立即纳入管理
  3加强对高血压,糖尿病随访信息真实,对随访中信息不全的,健康指导空项的填写完整,三次随访内容一样的进行真实的更正。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我行动,我健康,我愉快
  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慢病健康管理,我们在行动
  少吸烟,控慢病,讲文明,促友好做好工间操,预防慢性病
  慢病防控牵万家,健康幸福你我她每人天天6克盐,控制血压保健康控油限盐,健康一生
  少吃油和盐,健康又省钱
  天天只吃6克盐,健康长寿过百年预防慢性疾病,享受健康人生
  控酒戒烟,永保健康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
  了解食品营养标签,合理选择健康食品
  武胜县猛山乡卫生院
  2021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计划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严重威胁人群的健康,对社会、家庭和个体造成巨大的负担,同时,慢性病的预防控制是卫生部绩效考评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内容。为深入规范我县慢性病的防治工作,保障人民身心健康,依据•国家基础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21年版‣和省、市、武卫发„2021‟141号文件精神,遵照以卫生行政部门为领导、疾控机构为指导、基层卫生单位小区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平台,全方面推进、不停完善、深化小区人群的健康档案建档和慢病病人、老年人的规范干预管理工作,使其走向常规化、制度化、规范化,特制订2021年慢病防治工作计划。
  一、基础性工作
  1、居民基础健康档案
  依据卫生部•城镇居民健康档案、慢病、老年人管理服务规范‣的要求,2021年9月底前,城镇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80%,纸质和电子档案符合率达95%以上,纸质和电子档案同时更新;
  档案合格率城镇≥80%,农村≥60%;
  档案使用率城镇达40%,农村达20%。
  2、慢病病人建档和规范化管理
  对辖区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登记管理,开展健康危险原因调查,每十二个月提供1次健康体检、指导管理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城镇1
  分别达成80%和50%,其中规范化管理率分别达成50%和30%,健康体检表完整率分别达成80%和60%。老年人服务满意率≥80%。
  3、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对35岁及以上人群实施门诊首诊测血压,首诊测血压率达成80%。对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每十二个月进行1次较全方面的健康体检和4次针对个人的膳食、身体活动、烟草、饮酒、药品等,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对疾病预防、诊疗和控制相结合的随访指导、规范化管理。高血压筛查人数≥2021人/,2型糖尿病筛查人数≥500人/;
  按户籍人口计算,高血压每万人管理360人以上;
  糖尿病每万人管理220人以上,规范化管理率城镇分别达成80%和50%,血压控制率≥30%,血糖控制率≥20%,服务满意率≥80%。
  4、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对辖区内诊疗明确、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6月30日之前完成对辖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筛查。对于确诊患者每十二个月最少随访4次,每次随访应对患者进行危险性评定,并进行分类干预,在取得其监护人同意的前提下,为其提供年度体检。重性精神疾病信息搜集分析系统和纸质档案信息一致率95%以上。年度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率达50%,规范化管理率≥30%。
  5、死亡病例监测网络直报
  为落实落实•四川省卫生厅、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有关加强全省县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倒监测网络直报工作的通
  知‡‣、•全国死因登记信息网络汇报工作规范‣精神,加强网络直报人员的培训,建立规范的步骤,严格管理制度,提升直报覆盖率及汇报的立即性和正确性。
  6、按时完成每三个月次月12日前的健康档案建档和慢病管理相关数据的搜集、审计、统计、分析、汇总上报。
  二、指导和督导
  指导辖区医疗机构开展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和慢病、关键慢病、65岁老年人的膳食、锻炼、烟草、饮酒、药品等,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对疾病预防、诊疗和控制相结合的随访干预、规范化管理和档案、随访资料等进行业务技术指导。并完成指导统计。
  三、开展慢病宣传和健康促进活动
  1、全民健康生活方法行动:有计划开展示范活动,组织多个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提升百姓健康意识和行为能力;
  加强壮康步道、健康专题公园、健康食堂、健康餐厅、无烟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等支持性环境建设;
  新创立示范小区、单位、食堂餐厅。
  大力传输健康生活方法知识技能,改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