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资质.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资质.doc

上传人:raojun00001 2021/4/16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资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资质
42观点观察思考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摘 要 通过对环境影响评价机构专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环评机构在资质、人员管理和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环评机构建设改进的针对性建议。关键词 环评机构建设;资质管理;人员管理;质量控制
■文/侯可斌 杨芳 李卫波 徐振强
从1986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证书管理办法(试行)》正式确立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资质证书管理要求以来,环评机构资质证书管理已经发展了27年,逐步建立了一支庞大的队伍。截至2013年6月,我国共有环境影响评价机构1159家,其中,甲级评价机构192家,乙级评价机构967家。如此庞大的队伍在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法》各项要求、把好建设项目环保准入关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媒体上关于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负面新闻不断。2011年8月起,环境保护部在全国组织开展了为期3年的以“资质、人员、质量”为重点的环评机构专项执法检查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抽查了191家甲级机构和310家乙级机构,并根据检查情况,通报了88家存在问题的环评机构。此次环评机构专项执法检查工作既是对现有环评机构管理情况的全面考察,也是将的管理要求向各个环评机构传达的过程。本文结合此次检查过程中发现的环评机构存在的问题,对环评机构管理进行了思考,并根据多年来环评机构检查的经验,对环评机构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分支机构管理制度、合同制度、工程师签字制度、质量控制制度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以及环境保护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及从业人员管理的通知》等文件中都对机构管理制度如何设定和实施有了具体详细的规定。
专项执法检查中发现许多环评机构在制度制定时,没有认真研究法规文件要求,仅满足了常规企业运作需求,在合同制度、档案制度、质量控制制度等方面普遍缺失,或者即使存在相关制度,但是缺乏针对性,没有真正落实。主要问题及建议如下。
没有针对环评行业特点制定,在环评文件档案管理方面尤为突出。一般的文件档案管理制度只需要对文件的底稿或附件、请示与批复、来文与复文一起归档。由于近年来公众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尤其是对环评文件真实性的质疑越来越多,相关的信访投诉、信息公开申请逐年递增。主管部门要求环评机构将签署合同、编制过程、质量审查等环评文件编制信息全部记录存于档案中备查,过程情况一档了然,方便查阅及日常管理。但许多环评机构出于各种考虑,档案中缺失项目合同、环评批复、公参材料、监测报告等重要文件的现象比
较突出,且存在存档文件不是原件问题,这些均不符合要求。建议环评机构应强化项目负责人的责任义务,制定收档清单,项目负责人需根据清单准备归档材料,若归档材料缺失必须给出明确说明并在档案中记录,若档案缺失且无明确说明,可按无法结题处理,从经济上给予处罚。个别机构虽有合同等档案材料,但由不同部门管理,一个项目的档案存放多处,未按项目进行分类存档。建议各环评机构对项目环评材料立卷保存,可有效避免文件缺失、丢失。
虽有相关制度但流于形式未落实到位。再完善的制度都需要有效的实施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但环评机构的一些约束性制度,如资质证书管理、人员证书管理、合同制度、工程师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