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班教师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中班教师, 在对孩子们提出每一点要求的时候, 事先都经过周密考虑,做到要求合理,根据幼儿能力,提出的要求逐步提高,循序渐进。开头的时候,我只要掌握简单的生活规则。下面是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中班教师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中班教师心得体会篇 1
在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中, 我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 对教师在一日生活中过多地组织集体活动有了一些思考, 并尝试着减少对孩子的一些不必要的要求。
今天,我没有按照往常的做法让孩子们集体行动。 有的三五成群地在自然角观察,谈论着什么 ;有的站在新贴出的活动区记录表前,寻找着自己的名字,议论着谁的红花最多 ;有的干脆走到桌前,翻阅起老师中午备课时留在那儿的书。 我没有打扰他们, 因为孩子们都在做着有意义的事情,说着感兴趣的话题。幼儿园生活要有纪律,同时要让孩子生活得轻松, 给他们支配自己的权利和机会, 让他们自己决定先干什么,后干什么,这对他们今后主动适应社会生活,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一定的时间观念,有着更深远的意义。我决定在以后的日子里,要让孩子们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 让他们生活得更轻松些。
幼儿园的孩子什么时间做什么事, 历来由老师安排, 好像是天经地义。为了照顾好孩子,我们要求他们一切行动听指挥,很多活动都
得集体进行。当然,班级里孩子多, 排队、等待就难免。孩子们消极、
无奈地等待着,他们的时间被白白浪费, 他们的主动精神被逐渐磨蚀。为了不 " 乱" ,老师必然要规定 "排好队 '," 不要随便讲话 " ⋯⋯一些控制能力差的孩子,活跃的孩子,主动性、自主性强的孩子耐不住这无聊的等待,会经常不断地影响纪律。从而招致老师的批评。过多的批评,造成幼儿与老师的关系紧张 ;过多的指责,又使得他们的自尊心受挫,失去上进心。可见,过多的集体约束会影响幼儿的主动发展,应该尽早改革。
老师率先行动, 尝试把自主权还给孩子。 给孩子们自己支配自己的权利和机会, 让他们根据情况决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学习合理地使用时间,安排自己的活动, 做一个有头脑的、 主动的人。这种锻炼,可以使孩子形成自主、 主动的个性品质。 它不但为幼儿今天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有趣创造了条件, 而且为他们今后从容地面对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泗水新中展开教学已经有三个星期了, 由中国教师承担的中班华语教学课时每周 2 小时,本地华语教师承担 4 个小时,累计周教学时数为 6 个小时。至今为止,中班孩子接受华语教学累计 18 个小时,学习了 "手、苹果、小狗、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 共七个词汇的汉字与读音。
华语作为外语教学对于我们而言是个全新的课题。 为了及时了解教学效果,检验教学方法, 调整教学手段,我对中班 (kingdergardenA) 的上午班 (16 人)和中午班 (10 人)累计 26 人进行了答卷练习 (另卷 ),对这七个词语的掌握情况进行系统考察。 (分析表格附后 )
通过对比可以得知, 中午班的教学效果要比上午班显著。 上午班
能够掌握认记一个词语以上的人数占了全体的 %,而中午班则能
90%的高比例。对于词语能够掌握一半以上的 (3 个词语以上 )上午班比例为 %,而中午班则有 60%。七个词语的平均掌握率上午班为 %,中午班为 %。
为什么相近的年龄、相似的家庭背景、相同的教师教学,却会出现差异呢 ?我认为,有下列原因。
关于教学常规建立:
在中国的幼儿园非常强调教学常规的建立。 而在印尼的短短一个月我感觉却恰恰相反。如我所接触到的这两个中班,就是这样。
上午班入学时孩子的情绪较平和, 能在教师作出具体要求的时候给予反应。教师没有太多的注重常规训练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华语内容的教学上,整体常规一直比较松散。虽然经过三周教学,教学状态与刚刚入学没有明显差异。
中午班虽然只有 10 个孩子,但相当部分孩子对幼儿园表现出强烈的不适应。有三个孩子对于离开家人进入课室极端焦虑。 只要进入教室开始上课, 便会号啕大哭。 其哭声响亮得可以穿过三层墙壁传到教师备课室。有三个男孩非常淘气,在上课的时候也会奔跑、追逐和发出尖叫。有一个女孩具有很强的攻击性, 会无缘无故地攻击其他小朋友。因而中午班的课堂会被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所打断。 正常教学展开非常艰难。 为了开展有序的教学, 教师必须腾出时间进行常规训练。经过三个星期的训练,中午班的孩子已经学会了有序排队,列队
行走,安静等常规,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学开展比较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