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想北平教案 高一上册语文想北平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34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想北平教案 高一上册语文想北平教案.doc

上传人:raojun00001 2021/4/18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想北平教案 高一上册语文想北平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想北平教案_高一上册语文想北平教案
一份好的语文教案是实施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指导材料。为此,下面小编整理了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想北平教案以供大家阅读。
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想北平教案
● 教学目标
1. 感受作者对故乡的深切眷恋之情,学****作者选择平常事物表达深刻情感的方法。
2. 学****本文用对比衬托表达深刻感情的手法。
、简洁、亲切又带有京味儿的语言。
● 重点、难点
重点:作者字里行间的表达中透出的强烈的主观性,体验作者的感情。
难点:如何用衬托手法表现北平的妙处。
● 设计思想
《想北平》属于 月是故乡明 专题中 漂泊的旅人 板块,本文要着眼于让学生领会故乡施予每个人的深刻的烙印。但是要想用有限的篇幅生动地刻画出一个城市的面貌,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对北平这样的大城市,就更为不易了。老舍写 我的北平 ,采用对比衬托手法,集中地表现了北平最主要特点,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老舍在文中表现出了对故土的无限眷恋之情,其情缱绻,足以深深打动读者,但是对于生活阅历比较贫乏的学生,对于这种情感的理解是有一定难度的,那么只能指导学生在品读文章的过程中去慢慢地理解、体会。在教法上着重文本研****充分利用对话栏,让学生课前预****中进行评点,选择合适的问题,全班研****br/> 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老舍对北平的独特的深情,文中自然流露的强烈的主观色彩;以及老舍本身所具有的平民气质。散文教其他文体更有主观性、情感性,更宜用 体验教学法 来组织课堂教学;而要体验作者的情感,就要联系作者生平,作品,坚持 知人论世 的原则;基于散文本身所具的语言美,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利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来体悟语言的魅力,而朗读本身也是培养语感的最佳途径;教和学的过程中坚持 让文本自己开口说话 ,用作者的话解读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多用讨论,加强生生互动。
● 教学资源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因为他降生的第二天(2月4日)正当 立春 。老舍是他的笔名。194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1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应召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参加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注意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和辅导,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 人民艺术家 称号。 文化大革命 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老舍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一生67年中在北京度过42年,最后在北京去世。不过,在他写作的41年里,大部分时间却不在北京,只有解放后17年是真正在北京度过的。不论是在伦敦,在济南,在青岛,在纽约,他都在写北京。他想北京,他的心始终在北京。
据统计,在老舍的作品中共有240多个北京的真实地名。这种细节上的真实是老舍作品的现实主义风格的显著特点之一。北京西北角是老舍的摇篮,也成了老舍作品主人公的故乡。北京是老舍创作的源泉。
他生于北京西城舒姓的贫寒家庭,满族。父亲舒永寿清朝皇城护军,正红旗。母亲马氏,贫苦出生,正黄旗。(所以我们在课文中看到的北平更多的是属于平民的北平。)
老舍著作的一大特点是,大部分是写北京的。它们的 北京味儿 (即指用提炼过的普通北京话,写北京城,写北京人的遭遇、命运、希望。)很浓。代表作,一般公认的有:长篇小说《离婚》、《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话剧《龙须沟》、《茶馆》。全是写北京的。
2. 《想北平》《故都的秋》比较
相同点:
首先二文皆流露出浓厚的平民意识。前者选取的是北平最平常的民居、平常的牵牛花、无声无息落满一地的槐树的花蕊、叫声凄切的寒蝉以及 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 。可以说,一切都那么平常,那么亲切,那么富有地方特色。为何不选别的,我想这与作者具有的平民意识是分不开的。而以平民文风著称的老舍在《想北平》中依然流露出他一贯的平民意识。文章写到了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而且物美价廉。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份赞美,令人深受感动。其次是二文都运用对比手法对故都进行烘托。《故都的秋》中,郁达夫拿南国之秋来与北国之秋做比,因为郁达夫是南方人,这样对比,自然真切得很,突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老舍呢,好像觉得国内的城市很不够味,干脆将列为欧洲四大名都的伦敦、巴黎、罗马和堪司坦丁堡来做北平的配角,越发衬得北平的那种复杂而又没有边际的特点突出了。最关键的是北平的特点令作者心安,回到北平,就像久别的游子匍匐在母亲的脚下一般恬适、平和和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