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基础教育学习心得
一、观念转变1、必须树立宽广的服务观2、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3、必须树立爱即师魂的观念二、角色转变1、由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向新课程条件下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角色转变2、由教书匠角色向科研型教师的角色转变3、由传统教学方式向现代教学方式转变4、由独断的角色向多元的角色转变应用到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给他们更多的自由空间,教师要转变思想,转变方法,《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时,我有一个班用的是传统教法,直接告诉学生如何检验,,让学生探讨各种方法,不同方法的利弊,,学生对每一种方法都能说出利弊,,,以后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研究多思考多探索,找出一条适合本校学生的新基础教育新路.
小编推荐“新基础教育”学习心得
把课堂教学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把发展的主动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的四还目标,是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澜教授提出来的一个崭新的理论。她认为教育活动是动态生成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精力放在研究学生、倾听学生、发展学生上,而不是把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回答看作是一种对教师的配合,是看作对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和教学过程创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这是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中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纪律的管理者,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信息的重组者;没有教师这个重组者角色起到的重要作用,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有效的师生互动,学生将有可能变成散沙一团,教学也会失去它的意义。所以,新基础教育不是不关注教师作用的发挥,而是要求教师在新的水平上发挥教学过程重组者、动态生成推进者的重要角色。
一、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教师上课过程的表现看,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程生成和发展的基础。如在英语教学中,要把课本内容和研究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将学生置于现实生活问题的情景之中,使教学活动步入创造一种学生容易接受的气氛的佳境。在这样的课堂中占主要地位的不再是单纯的知识和技能,而是教师组织指导下的学生活动。
2、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叶澜教授在阐述新教育观念下的学生观时,认为新学生观就是注重学生发展的潜在性、主动性和差异性的学生观。这是教师在教育中努力探索的最大可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逐渐成为自己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