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家长教子经验交流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经验,要慈爱而不宠爱、多帮助少施压、多引导少管制、多鼓励少批评、 多宽容不苛责的家庭环境中,子女才能逐步发展健康的个性。 下面是整理家长教子经验交流的范文, 欢迎阅读 ! 家长教子经验交流篇一
第一条原则:父母以身作则。这是老生常谈,但是还要谈。子女身上反映出来的问题, 往往都是父母教育方式的问题。 家庭是子女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老师,如果父母亲自己平常言行起坐,不能起到正面的示范作用, 自然无法要求子女, 父母亲的话也就没有权威。中国父母对子女最普通的要求是,好好学习,认真读书。如果你在城市家庭做调查, 绝大部分好学上进学生, 都出在家庭的父母本身热爱学习。这不是说父母一定要天天读书。 学习可以是各种不同的文化爱好,热爱戏剧、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历史、热爱科技等等,父母和父母的朋友圈子都有爱好、有文化品位和追求,子女就比较能够发展起上进心。
当然,许多父母本身教育程度不高,但子女也同样好学上进,这类家庭往往父母言传身教、为人正直、勤奋,有良好的道德,使子女明白好好学习是自己的准则。好学上进,本身是一种追求。有调查显示,子女问题比较多的主要是四大类家庭, 第一类是父母文化教育程度太低,而家庭又非常富有,那些农民暴发户 ;第二类是高官子女 ;第三是父母冲突不断或离异家庭 ;第四大类家庭,父母本人都不错,可是工作太忙,只忙工作,没有抽时间关心子女教育。
西方人有句谚语, 造就一个暴发户只需要一天, 造就一个贵族至
少需要三代。中国人的谚语,富不过三代。现在全中国人的理想都是
"暴富 " 。经济富裕本身是好事,但缺失了文化追求与道德准绳的富裕
环境,很容易使青少年迷失,失去上进的动力。
第二个原则是:家长要学会保护子女。在处理子女教育问题上,
有两个错误的倾向,或者是完全偏袒子女,不信任学校和教师 ;另一个是完全信任学校,信任老师,不信任自己的子女。现在的孩子即是小皇帝,也是小奴隶。在学校里压力很大,学业压力、考试焦虑、人际关系压力、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压力,不可能个个同学都是
学习优秀的学生,实际上大部分同学是学习一般的学生。 到初中以后,少男少女还有体相烦恼压力,体相烦恼,对自己的长相很在乎,对同
学的评价很敏感,还有生理和身体迅速发育带来的种种困惑与烦恼,等等。
当子女与学校与老师发生冲突矛盾的时候, 父母既不能无原则地偏袒子女,也决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就站在学校老师的立场上批评子
女。要替子女设身处地着想,要学会倾听子女倾诉,实事求是地了解情况,如果确实是子女的错,也要心平气和地帮助子女分析,如果不完全是子女的错,更应该心平气和地与子女交流,找出解决的方法。如果确实不是子女的错,而是学校方面的问题,老师方面的问题,家长就应该积极想办法解决, 分担子女的压力, 而不是与老师一起对子女施加压力。儿童少年是未成年人,在心理上不成熟不健全是正常的,尤其需要家长的呵护。
家庭和家长是子女健康成长的最后堡垒。 简单地说,家长要学习在学校的压力下保护子女, 学会维护子女的权利, 不能够事事都与学校站在同一个立场。许多反面的悲剧例子, 导致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