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房县土城镇通省小学 谢登林
“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即将结束了,我深深地感触到这项活动的开展不仅仅是一个活动,更是一场耐心与能力的教量。通过参加“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给我留下了很多的思考。这次活动不仅丰富了我人生的经历,更让我在师德和专业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进。
在“课内比教学”活动中,我首先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我能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比如集体备课、校内外听课,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力求课堂讲解清晰,有条理,不出现知识性的错误,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的交流,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在课堂上尽量少讲,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力求不同层次上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其次,虚心地向其他教师学习,不耻下问,在教学上做到有疑必问,在集体备课上积极征求其他教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坚持推门听课,给自己不断充电,弥补自己在教学上的不足,改进教学工作。第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我的做法是:改变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些思想观念,树立良好的语文信心,改变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建立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我要求统一作业格式,表扬优秀作业,指导他们预习和复习,通过努力,大多数同学很快接受,慢慢的建立起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作业是学生对知识巩固的过程,我常常多方面的搜集资料,对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作业都能起到最大的作用,发挥最大的效益,同时对作业及时批改,将他们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及时讲解,针对普遍性的问题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第四。努力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在课余,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局限于学习知识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的辅导,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上进心,使他们意识到学习是一种乐趣。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总之,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回顾在此项活动中,曾经多次对学生进行家访,而每次的感受却完全不同。由于不同性格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使我再次感受到孩子们的个性与学习态度跟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虽然家访比较辛苦,但在家访活动中也有很大的收获,受到的启发也是不同的。每当我走进学生家中时,孩子和家长的热情让我感动了。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叫刘书玲的孩子,我还没走进家门,远远就听见孩子喊妈妈,我们老师来了,我们老师来了,她那热情劲使我感受到我的学生是那么可爱,那么天真。当听到其他家长反映孩子在家里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时,我又被孩子的进步感动了。
在这次家访活动中,在王陈悦这个孩子家待的时间最长。由于该孩子刚出生不久,父亲去服狱,母亲随后离家出走了,仅靠爷爷奶奶收养,奶奶是哑巴,从爷爷的眼神中,我能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从他的言谈中我又感受到他特别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并不时的叮嘱我,“这孩子全靠你们当老师的教育和关照,在学校多学一点文化知识,长大能改变一下家庭的面貌。”一番话语使我感动的流下了眼泪。不过,我坚信,有付出一定有回报,通过与家长的沟通,我们彼此达成了共识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再辛苦也值得。家访的结果一定是美好的!
通过参加“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更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多么最大,我应该以一颗宽大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