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护士针刺伤的防护措施.docx

格式:docx   大小:69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护士针刺伤的防护措施.docx

上传人:cjc201601 2021/4/19 文件大小:6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护士针刺伤的防护措施.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护士针刺伤的防护措施
针刺伤是指一种由医疗利器如注射器针头、 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等造成的意外伤害, 造成皮肤深部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而污染的针头刺伤是医院内传染乙型肝炎病毒
HBV),丙型肝炎病毒( HCV)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等的重要途径。 因此,预防和控制由针刺伤感染引起的血源性传染性疾病,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1 针刺伤的危害
现已证实 20 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经针刺伤接种
发生感染可能发生致命后果的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和乙型
肝炎病毒 (HBV), HBV较 HIV 的致病性强,针刺伤发生时一般只
需 ml 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 HBV,被携带 HBV的针头
刺伤而发生乙型肝炎的危险性为 1/5 。另外,病原体经针刺伤口进入体内可引起局部或全身性感染, 任何针刺伤口都可能有破伤风杆菌的存在。
引发针刺伤的因素
医务人员对针剌伤带来的后果认识不足, 未引起高度重视以
及工作繁忙等均可导致针刺伤的发生。 可能造成针刺损伤的情况下:(1)丢弃用过的针头时; (2)给病人注射时(特别是给不配合的病人注射时) ;(3)针头用完盖帽时; ( 4)更换未加帽的针头时;(5)把已用过的空针摆放在操作台上,然后做清洁时不慎被针头刺伤等。

1

如何预防和减少针刺伤意外的发生
加强职业防护培训,改变护士不安全行为,医院对医
务人员应进行经血液传播疾病职业防护的定期培训, 特别是对新
工作人员。对临床护士的培训中特别要强调防护用物如手套的应
用、医疗锐器的处理、锐器刺伤后的处理措施等,目的是提高护
士的自我防护意识, 纠正护士的一些不安全行为, 使她们在工作
中做好职业防护。
改善医疗操作环境,国外研究表明安全的操作环境能
有效减少医护人员锐器刺伤的次数, 如采用安全针头注射器、 提供便于丢弃尖锐物品的容器、 负压标本试管采血等。 医院应在现有的条件下, 应考虑医护人员本身的安全性, 提供便于丢弃污染针头等锐利废物的容器等设施,减少医疗锐器刺伤的发生。
规范医疗废品的处理, 医疗垃圾应在卫生主管部统一规定下在固定的场所进行焚毁。 目前许多医院在注射器、 输液器使
用后,要求先将针头取下,浸泡,收集,再进一步分类处理,在
这一系列过程中,势必增加护士及其他工作人员被刺伤的机会。
如管理不严,让医疗垃圾流入社会则会对大众带来更大的危害。
建立医院职业暴露报告系统, 医护人员在针刺意外或黏膜接触病人血液等职业暴露后要向有关部门报告, 并得到及时的咨询和处理。 同时有关部门在收集这些数据时, 可定期进行分析
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 从而寻求有效的预防措施, 以减少医护人
员的职业感染的危险性。
发生针刺伤后的处理
当不慎发生针刺伤时, 应尽早报告, 由医院专门组织 (如院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