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105防网络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24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105防网络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docx

上传人:h377683120 2021/4/19 文件大小:24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105防网络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05防范新型网络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
一、活动目得: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们明白如何预防手机诈骗得重要性,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诈骗得各种形式,避免上当受骗、
二、背景分析
    随着社会得发展,交通事业得发达,生活水平得提高,饮食渠道得广阔,信息技术得进步,越来越多得安全问题也逐渐暴露,由其带来得交通、饮食、消防、网络等方面得一系列问题也浮出了水面,为了加强学生在生活中各方面得预防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在各种灾难来临时得应对能力,为了灌输学生更多得自我预防、自我保护、自我应对、自我逃生得能力、召开本次主题班会、
三、引入提问:什么就是“盗窃与诈骗”?
所谓“盗窃与诈骗”就就是犯罪分子利用学生经验少,心肠软等特点,蓄意编造故事,博得大学生得同情,伺机借走其银行卡,然后想尽办法盗走密码,最终骗走卡内资金得事项。
(一)、电信诈骗特点
1、作案过程不接触化。诈骗案件与其她刑事犯罪相比,无现场、无痕迹物证,难以发现、固定与提取犯罪证据。在侦办传统诈骗案件中,往往采取比对嫌疑人体貌特征确定犯罪嫌疑人。而电信诈骗犯罪中,犯罪嫌疑人仅通过电话与受害人联系,与受害人不见面,受害人对犯罪嫌疑人了解仅限于电话号码、银行账号,不掌握犯罪嫌疑人体貌特征,难以确定犯罪嫌疑人。加之,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通常采用网银系统转存及分解资金、自动柜员机提现等手段,与银行工作人员不接触,加大了确定犯罪嫌疑人、固定证据方面得
困难
(二)、电信诈骗作案得主要手法
1、电话类诈骗
(1)冒充公检法诈骗
骗子分别冒充“公安局、检察院、法院、银行、社保、医保、有线电视或邮政公司”工作人员,虚拟上述机关、单位电话号码,以“恶意透支、社保、医保账户异常、电视欠费、邮包藏毒或涉嫌洗钱、贩毒、经济犯罪等”为名,要求事主保密并将个人资产转到所谓“安全账户"。
(2)冒充“领导”、熟人电话诈骗
骗子冒充单位领导、同事、同学、亲属、朋友等,采取直呼其名或“猜猜我就是谁"得方式,以“临时周转、发生车祸、嫖娼被抓、急需手术费用、孩子突发疾病"等为名,要求事主向指定账户转入资金、
(3)破财消灾诈骗
骗子冒充“***",以“子女在外遭绑架"或事主“得罪人将被报复,花钱能够帮其摆平”等为由,要求事主交赎金或向账户打款。
四、PPT播放
(1)校园中常见得诈骗盗窃案例,
(2)社会上常见得诈骗盗窃案例四、学生讨论分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