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大冶铁矿突水事故应急预案
1 事故类型和危害分析
(1)容易发生透水事故的区域:新掘进巷道、采场
(2)发生突水事故的水源主要有:
发生突水事故的水源主要有地表水和地下水。目前大冶铁矿存在的地下水源主要是岩溶水,但危害不严重。
(3)可能造成的后果:生产中断,设备被淹,人员大量伤亡及巷道淹没。
2 组织机构及职责
(1)矿指挥机构:
总指挥:矿长
副总指挥:副矿长
成员:地测质检科、技术计划科、矿办公室、设备供应科、矿安环科、矿工会及事故车间负责人。
职责:全面、统一负责矿井突水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协调工作。
(2)成立如下应急救援组:
技术组:主要职责是为突水事故的救援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
突击队:组织实施突水灾害抢险行动方案,协调有关部门的抢险行动;及时向指挥部报告抢险进展情况。
医疗救护组:负责由于突水事故造成伤员的医疗救治工作。
危险源检测与评估组:监测井下及地面水灾状况及,防止发生二次危害,评估进行事故抢救的危险性等。
后勤保障组:主要职责是负责调集抢险器材、设备;负责解决全体参加抢险救援工作人员的食宿问题。
善后处理组:负责做好突水事故中遇难者家属的安抚工作,协调落实遇难者家属抚恤金和受伤人员住院费问题;做好其他善后事宜。
运输保障组:保证突水后抢救人员和物资及时达到救护现场,必要时也负责有关人员撤离现场。
3 预防与预警
采掘工作面透水之前,往往会发生一些异常现象,出现明显的征兆,预示井下透水事故即将发生。主要预兆有:
(1)岩壁“挂汗”或“挂红”。积水透过岩石裂隙凝聚在岩壁表面呈水珠状,这种现象称为“挂汗”。当积水中含有铁的氧化物时,透过岩壁会留下暗红色水锈,称为“挂红”。
(2)岩层里发出“吱吱”的水叫声,这是压力较大的积水经过岩层裂缝挤出时,水与缝壁摩擦的声音。
(3)工作面温度下降,空气变冷,出现雾气。这是因为积水温度较低,巷道中进风温度相对较高,就会产生雾气。而在地热影响较大的矿井,地下水温度偏高时,当接近积水区时,温度反而会升高。
(4)顶板淋水加大,出现压力水流。若出水清洁,说明距水源较远;若出水混浊,表明已临近水源。
此外,还有可能出现巷道或工作面顶、底板压力增大,岩石变形,发生片帮冒顶、产生裂隙,支柱变形或倾斜现象,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鸡蛋气味等突水预兆。
(1)一旦发生透水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发出警报或通知作业区域人员撤离现场,再向班组长报告。
(2)班组长接到报告后,立即报告车间调度室及车间负责人。
(3)车间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如果事故严重,突水较大不能控制,应立即对整个井下发出警报,通知井下所有人员撤离,并同时报告矿调度室。
3. 信息报告程序
事故
现场
矿调度室
(信息中心)
车间
调度室
矿应急救援
指挥部
矿长
副矿长
生产科长
安环科长
矿业公司
政府
预警
车间负责人
预警
预警
(1)内部联系方式
矿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矿调度室,矿调度室(矿应急救援信息中心)24小时值班。值班电话为: 3811001、3811002(内线)、5418960(外线)。
尖林山调度:3812001、东采调度:3812201
矿抢险突击队: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