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教师招聘教育学整理.doc

格式:doc   大小:58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教师招聘教育学整理.doc

上传人:ipod0b 2021/4/20 文件大小:5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教师招聘教育学整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概念: 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二、教育的起源:1、生物起源论:法国 利托而诺   英国 沛西能  本能论,否认人与动物的区别
    2、心里起源论:美国 孟禄   无意识的模仿论
   3、劳动起源论:前苏联  有目的、有意识人类特有的
三、教育的发展:
(一)原始社会的教育 1、教育未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 2、受教育机会均等 3、受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简单
 (二)古代社会的教育 1、出现了古代学校(最早为公元前2500埃及,我国为公元前1000商代:痒 序 校 学,西周:国学 乡学,唐代:六学二馆;教育内容:六艺:礼 乐 射 御 书 数,四书五经:论语 大学 中庸 孟子、诗 书 礼 易 春秋 )2、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想脱离 3、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三)现代社会的教育   1、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正由理性走向实践 2、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 3、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 4、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 5、由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性教育
四、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全民化 国际化 民主化 个性化 信息化
2教育学的发展
一、教育学概念: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学的发展:1、教育科学的萌芽期:形式推理阶段
孔子:创办私学,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材施教; 儒学家《礼记》中《学记》:最早的教育专著,建国君民 教学为先、化民成俗 起必由学、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儒学家《大学》内圣外王 修己安人;古希腊苏格拉底产婆术;柏拉图《理想国》《法律篇》;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
    2、独立形态教育科学的产生期:从哲学中独立出来
    1632 捷克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班级授课制 ;英国 洛克 《教育漫话》;法国 卢梭 《爱弥儿》;德国 康德 科尼斯堡大学 讲授教育学
  3、教育科学的科学化时期:建立在生理学、心理学基础上
      1806 德国 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教师中心 书本中心 课堂中心
        1916 美国 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即生活 学校即社会 从做中学 、学生中心 生活中心 活动中心  
1939 苏联 凯洛夫 《教育学》
  4、教育科学的多元化时期:研究方法、研究领域的多元
:1、教育通过培养政治领导人才服务于政治 2、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政治意识形态服务于政治 3、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服务于政治 4、教育可以推进社会的民主进程
 1、教育通过再生产劳动力和劳动力的素质促进经济的发展 2、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 3、教育服务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产业
五。教育的文化功能  1、激活与传承文化 2、选择与整理文化 3、更新与创造文化 4、交流与融合文化
:启发教育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领悟教育的真谛;获取的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养坚定的教育信念;提高教育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的能力;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基础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强调发展的力量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孟子 奥地利弗洛伊德  美国格赛尔
2、外铄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部的力量。荀子性恶论 英国洛克白板说 美国行为主义华生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二、身心发展规律:1、顺序性  2、阶段性 3、不均衡性(发展关键期)  4、个别差异性 5、互补性
四、影响发展因素:
(一)遗传素质:1、遗传素质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 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身心发展的过程和阶段 3、遗传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个别特点的发展
  (二)环境因素:1、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地也有消极的 
五、学校教育的功能:1、学校教育对个体的身心发展方向作出了社会性规范 2、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六、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要求:1、不断完善和提高学校教育的办学条件 2、了解研究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3、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热爱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尊重个性,承认差距,因材施教;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优势强项,使其成为学生自我发展的动力源;以独特的教育风格和个性,对学生良好的个性的发展起示范作用 4、积极协调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