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九制黄精饮治疗症状性低血压 58例摘要: 目的:观察九制黄精饮治疗症状性低血压的疗效。方法:采用九制黄精饮随症加减, 10d 为一个疗程。结果:经过 1~4 个疗程的治疗, 显效 47例, 有效 8例, 有效率为 94. 83%。结论: 九制黄精饮加减治疗症状性低血压有较好疗效。关键词:症状性低血压;九制黄精饮症状性低血压是是指成年人血压经常低于 90/ 60mmHg ,经检查未发现心脑肝肺病变及颈椎五官科疾病, 不能用其它疾病来解释的一个症状, 但患者自感痛苦异常, 严重影响工作及日常生活, 目前缺乏特效治疗方法。笔者自 2011 年元月以来,运用九制黄精饮加减治疗症状性低血压 58 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本组 58 例患者中男 20例,女 38例; 年龄在 21~ 52 岁之间; 病程 1~ 12 年,平均 年;职业:教师 2 例,农民 56 例。 病例选择标准全部病例血压均低于 90/ 60mmHg ;全部病例均经检查排除心、脑、肝、肺、颈椎等脏器病变及其它病变所引起的血压降低; 全部病例均以头晕、乏力、食欲不佳为突出症状。 治疗方法应用《杂病源流犀烛》九制黄精饮:黄精 10g ,红枣 20g ,山药 5g, 升麻 5g ,熟地黄 15g ,百合 10g ,炙甘草 10g ,白术 10g ,当归 10g , 枳壳 10g ,陈皮 10g) 为主,并随症加减。夜寐不安者加炒枣仁 10g ; 心悸者加远志 10g 、炒柏子仁 10g ;腰酸背痛者加寄生 20g 、川续断 10g ;腰膝酸软者加怀牛膝 10g 、菟丝子 10g 。每天 3 次,一次一袋, 10d 为一疗程,最短者 1 个疗程,最长者 4 个疗程,平均 18d 。治疗过程中 3d坝 0 血压一次。 1. 4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显效:血压恢复到 90/ 60mmHg 以上,临床症状消失;有效:血压升至接近正常,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无效:血压无明显升高, 症状无明显减轻或血压虽升高至一定水平但不能维持者。 2 治疗结果经过 1~ 4 个疗程的治疗, 58 例中显效 47例, (81 . 04% ); 有效 8例(13 . 79% ) ;无效 3例(5. 17% ) ,有效率为 94. 83 %。服药时间:最短者 10d ,最长者 4 个疗程,平均 18d 。临床症状改善最快者 2d,血压上升到正常范围内最快者 6d ,平均 12d 。一年后随访 42 例,其中显效者 38 例,有效者 4 例,在显效中血压稳定在治疗后水平者 35 例, 低于治疗后水平但仍在正常范围内者 3例; 在有效者中血压升至显效标准者 1例, 此例患者常服补中益气丸或十全大补丸, 稳定在治疗后水平者 1 例,低于治疗水平者 2 例。远期有效率为 95. 24 %。 3 病案举例陈某,女, 27岁, 2006 年 3月 16 日来诊。头晕, 乏力六年, 近两月来头晕, 乏力逐渐加重, 经多家医院检查未发现脏器病变及颈椎五官科疾病。头晕,神疲乏力,腰酸膝软,少寐多梦,健忘,纳少腹胀, 舌淡, 苔薄白, 脉细弱; 血压 80/ 58mmHg 。证属脾肾两虚, 脑失所养。治宜健脾补肾,方用九制黄精饮加减:黄精 10g ,山药 15g ,川芎 10g, 防风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