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一统分享中华姓氏的由来.doc

格式:doc   大小:3,885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一统分享中华姓氏的由来.doc

上传人:beny00001 2021/4/20 文件大小:3.7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一统分享中华姓氏的由来.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统分享中华姓氏的由来
赵钱孙李,周吴X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X……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中国也自有“百家姓”之说,当然其实根本远远不止百家。那么我们的姓氏究竟是如何来的呢?本期一统小D将跟大家分享中华姓氏的由来。
其实,中国人的姓在母系氏族社会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并且那时都是跟母亲的姓,所以“姓”是由“女”和“生”组成的。也就是说最早的“姓”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
在上古三代,姓和氏不是一码事。氏是从姓那儿派生出来。从汉代开始,姓氏混而为一。现代我们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
那么这么多姓氏都是根据什么而来的,为什么有的姓氏的人数多,有的姓氏的人数少呢?考其来历,大致可分为12种类别:
第一类:以姓为氏。
姓作为氏族公社时期氏族部落的标志符号而产生,其后人有的便直接承袭为氏。母权制氏族社会以母亲为姓,所以那时许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
第二类:以国名为氏。
如我们所熟悉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晋、宋、X、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陈、蔡、曹、胡、许等,皆成为今天常见姓。
第三类:以邑名氏。
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予同姓或异性卿大夫的封地。其后代或生活在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继之为氏。如周武王时封司寇岔生采邑于苏(今某某省临漳县西),岔生后代便姓苏。据统计,以邑为氏的姓氏近200个。一些复姓由于漫长的历史演变,至今已不复存在。
第四类:以居住地为姓。这类姓氏中,复姓较多,一般都带邱、门、乡、闾、里、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
第五类:以先人的字或名为氏。出自此条的姓氏很多,据统计有五六百个,其中复姓近200个。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以林性***。宋戴公之子公子充石,字皇父,其孙以祖父字为氏,汉代时改皇父为皇甫。
第六类:以官职为氏。如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等。一些以官职为姓的姓氏,丹从字义上看,也可以分辨出来,如籍、谏、库、仓、军、厨等。
第七类:以乡、亭之名为氏。这类情况不多,今日常见姓有裴、陆、阎、郝、欧阳等。
第八类:以次第为氏。一家一族,按兄弟顺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后代相沿为氏,表示在宗族中的顺序。但也有例外。鲁庄公之弟庄父、排行老二,本为仲氏、仲孙氏,因他有弑君之罪,后代便改姓孟,或姓孟孙。
第九类:以技艺为氏。如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