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因数和倍数的教学反思精选5篇.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因数和倍数的教学反思精选5篇.doc

上传人:hxhcwq 2021/4/21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因数和倍数的教学反思精选5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因数和倍数的教学反思精选5篇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我整理的,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因数和倍数的教学反思1

  开学后上第一节课年级组教研课,挺有压力的。毕竟放了这么久的假,感觉有点不****惯,好象字都写不稳一样。还好,上完课后感觉还可以。

  因数和倍数是一堂概念课。老教材是先建立整除的概念,在整除的基础上教学因数与倍数的,而新教材没有提到整除。教学前,我是先让学生进行了预****开课伊始,就揭示课题,让学生谈自己对因数与倍数的理解。学生结合一个乘法算“3×4= 12”入手,介绍因数与倍数概念,这样有助于更好理解,也能节约很多时间。学生的学****兴趣被激发了、思维被调动起来了,主动参与到了知识的学****中去了。

  能不重复、不遗漏找出一个数的因数是本课的难点,绝大部分学生都能仿照找12的因数去找,孩子都能一对一对的找,可遗漏的多,在这里我强调按顺序找,也就是从“1”开始,依次找,这样效果很好。

  为了得出因数的特点,我出了“24的因数,36的因数,18的因数”,并认真观察这些因数看有什么发现,由于时间不够,我只要求孩子从因数的个数,最小,最大的因数考虑,没有对质数,合数,公因数进行渗透。找一个数的倍数因为方法比较易于掌握,没有过多的练****二是激发他们想象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特点。

  针对这节课,课后老师们就这堂课认真评析,真诚的说出自己的观点,特别就知识的生长点、教学的重难点展开了讨论,特别是找一个数的因数,应注重方法的指导。由此,我们数学课堂教学应注意一下几点:知识的渗透点、练****发展点、层次切入点、设计巧妙点、教法多样点、语言动听点、管理到位点、应变灵活点。

  这几点既是目标也是方向,相信我们在新的一学期,团结协作,勤奋务实,努力朝着目标前进。

  因数和倍数的教学反思2

  《倍数和因数》这一内容与原来教材比有了很大的不同,老教材中是先建立整除的概念,再在此基础上认识因数倍数,而现在是在未认识整除的情况下直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数学中的“起始概念”一般比较难教,这部分内容学生初次接触,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内容。首先是名称比较抽象,在现实生活中又不经常接触,对这样的概念教学,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判断,需要一个长期的消化理解的过程。

  这节课我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探究发现提供足够的时空和适当的指导,同时,也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在本课的教学中体现了自主化、活动化、合作化和情意化,具体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 操作实践,举例内化,认识倍数和因数

  我创设有效的数学学****情境,数形结合,变抽象为直观。首先让学生动手操作把12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再让学生写出不同的乘法算式,借助乘法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这样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从动手操作,直观感知,使概念的揭示突破了从抽象到抽象,从数学到数学,让学生自主体验数与形的结合,进而形成因数与倍数的意义。使学生初步建立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这样,充分学****利用、挖掘教材,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引出了新知识,减缓难度,效果较好。

  (二)自主探究,意义建构,找倍数和因数

  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整节课中,教师始终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氛围,让学生自主探索,学****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充分的动口、动手、动脑中自主获取知识。

  新课程提出了合作学****的学****方式,教学中的多次合作不仅能让学生在合作中发表意见,参与讨论,获得知识,发现特征,而且还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能力,初步形成合作与竞争的意识。

  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在随后的巡视中发现有很多的学生完成的不是很好,我就决定先交流在让学生寻找,这样就用了很多时间,最后就没有很多的时间去练****我认为虽然时间用的过多,但我认为学生探索的比较充分,学生也有收获。如何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地找36的因数,对于刚刚对倍数因数有个感性认识的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这里可以充分发挥小组学****的优势。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找36的因数,我巡视了一下三分之一的学生能有序的思考,多数学生写的算式不按一定的次序进行。接着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两个问题:用什么方法找36的因数,如何找不重复也不遗漏。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自己刚才的方法进行反思,吸收同伴中好的方法,这时老师再给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