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农村党员心得体会三篇
建立健全队伍管理机制对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扎实党的执政基础、构建友好社会含有十分主要的意义。下面是网带来的农村党员心得体会,期望大家喜爱。
篇一:农村党员心得体会
在全方面建设小康社会、加紧推进社会主义当代化的新形势下,怎样保持和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优秀性,是目前农村党建工作的一个主要课题。甘肃定西在整体基础处理温饱以后,经过组织实施“党员带头致富,率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双带”创业工程和“把党员培育成为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为党员”的“双培”富民工程,对此进行了部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自农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村生产经营主体有了相正确独立性,群众的生产方法、活动方法有了显著的流动性、分散性,农村基层党组织旧有的活动方法、工作机制,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民群众迫切要求致富的利益追求不相适应。尤其是在欠发达的贫困乡村,受自然条件、传统观念、本身素质的影响和制约,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更大,不相适应的问题愈加凸现,致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在减弱,党在农村的工作碰到了新问题、新挑战。详细表现为:
一是思想观念滞后。有些党员因为受传统观念影响,对党员带头致富有顾虑,影响了党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和吸引力。有的党员对多年来出现的农村致富能人尤其是年轻人在认识上有偏差,致使有一定影响力的致富能人游离于党组织之外,减弱了党组织的社会影响力。二是工作方法滞后。部分党支部工作还是以催粮、要款、抓计划生育三部曲为主,尤其是等候上级安排工作多,走形式、按部就班开展工作多,而把党建工作和农村经济发展相互结合、齐抓共管的少,主动搞活、开拓创新的措施少。三是本身能力素质滞后。农村党员中普遍存在“一高三低”现象,即年纪偏高、文化程度偏低、科技素质偏低、致富能力偏低,相当一部分党员,自家的日子过得还不如群众,部分村支部也没有发挥率领群众走致富之路的主动作用,致使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大打折扣。正如部分农村党员说的,“想示范没本事、想奉献无能力”,“党员不党员,就差两毛钱”。怎样采取有效方法,切实处理好这些问题,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尤其是贫困乡村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紧迫课题。
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地域,因为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这里的群众一直过着缺饭吃、缺衣穿、缺水喝、缺柴烧的“四缺”日子。改革开放后,在历届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定西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以扶贫开发总揽工作全局,坚持不懈地采取综合治理方法,使定西贫困落后的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到1999年底,定西提前一年实现了整体基础处理温饱的目标。进入新的世纪,又加紧了全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发展步伐。2021年7月,定西在经典示范的基础上,提出并组织实施了“党员带头致富,率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双带”创业工程;2021年5月,又深入组织实施了“把党员培育成为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为党员”的“双培”富民工程。“双培双带”这一农村党建工作新的创新举措,为保持和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优秀性实践活动注入了新的内涵。
现在,定西已确定市级示范点21处,县级示范点245处,乡级示范点407处。已经有3200多名贫困党员脱了贫,1100多名党员成为致富带头人,结成帮扶对子14000多对。“双培双带”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