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
考纲解读
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
知道熔化和凝固、知道晶体的熔化规律及熔点,能识别晶体和非晶体。
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及蒸发制冷作用。知道沸腾现象、规律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知道液化现象及液化方法。
知道升华和凝华及升华会吸热。
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
知识点:
自然界中的物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固态:既有一定的体积,又有一定的形状,很难被压缩
液态:不容易被压缩且有一定的体积,但由于它具有流动性,没有一定的形状
气态:很容易被压缩,,也没有一定的形状
等离子态:由等量的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离子组成。(了解,重在强调应用)
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首先利用分子动理论从微观意义上解释物态变化的本质
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着无规则的运动
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并且存在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力
温度、温度计
温度
物理意义:温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单位:
①常用单位:摄氏度 符号 ℃→摄氏温度
②国际单位:开尔文 符号 K→热力学温度
温度的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1。01*105帕),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而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份分成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提示:用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不可靠的。要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就要使用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
常见温度计
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一般说来,一切物质的任一物理属性,只要它随温度的改变而发生单调的、显著的变化,都可用来标志温度而制成温度计.
构造:
①粗细均匀的玻璃壳,壳上有刻度和符号
②壳中间是一个毛细管
③毛细管下端内的玻璃泡内装液体
分类:
①实验室用温度计:用在实验室里测试温度,测温物质一般是水银、
酒精和煤几种液体。它的量程是:—20~100℃,它的最小刻度为1℃
②体温计:测温物质是水银。它的玻璃泡容积比一般温度计的大,玻
璃管内径也更细,对于微小的体温变化能显示出较长的水银柱变化,因此测量结果更精确。体温计成水银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做得非常细的缩口,测体温时,水银膨胀能通过缩口升到上面玻璃管中,读体温计时,体温计离开人体,水银变冷收缩,水银柱来不及退回玻璃泡,就在缩口处断开,仍指示原来的温度,所以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而普通温度计则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而读数。要使温度计中已上升的水银再回到玻璃泡中,需拿着体温计的上部用力向下甩。它的量程是:35~42℃,最小分度值:0。1℃
③寒暑表:家用温度计,
是:-30~50℃,最小分度值:1℃
使用:五会
,应先估测待测液体的温度,然后选择合适量程的温度计进行测量。温度计选择不合适造成的后果:把温度计胀破;测不出温度
,着重看其量程和分度值。
会放。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进入到待测液体中,不要使温度计 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因为容器底和容器壁的温度通常与容器中的液体的温度有差异,容器底和容器壁的温度偏高;另外,温度计的玻璃泡壁很薄,当他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时,很容易破碎。
,读数时玻璃泡必须停留在待测液体中(体温计除外),并且视线应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问题:把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拿出来读数。温度计示数会怎么变化?)
会记。记录温度的数值和单位.
其他温度计:
气体温度计:气体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的某些性质(体积或压强)随温度变化的特点支撑的,一般用氢气和氮气制成。
因为氢气和氦气的液化温度很低,接近于绝对零度,故它的测温范围很广。这种温度计精确度高,多用于精密测量。
高温温度计:是指专门用来测量500℃以上的温度的温度计,有光测温度计、比色温度计和辐射温度计。高温温度计的原理和构造都比较复杂,这里不再讨论。其测量范围为500℃至3000℃以上,不适用于测量低温。辐射温度计:,他能测量高达1600℃的高温.
双金属片温度计:它是以双金属片做为感温元件,用来控制指针。双金属片通常是用铜片和铁片铆在一起,且铜片在左,铁片在右。由于铜的热胀冷缩效果要比铁明显的多,因此当温度升高时,铜片牵拉铁片向右弯曲,指针在双金属片的带动下就向右偏转(指向高温);反之,温度变低,指针在双金属片的带动下就向左偏转(指向低温).
转动式温度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