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成渝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考察报告.doc.doc

格式:doc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成渝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考察报告.doc.doc

上传人:rabbitco 2016/6/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成渝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考察报告.doc.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成渝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考察报告吴志良 2009 年 5月 3日序言 2009 年 4月下旬,去重庆、四川考察。考察的目的是要学****渝、蓉两地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试验的成功经验。成渝国家级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试验,受到高度的关注,完成考察报告很容易,要写好这个考察报告对我来说很难。改革, 关键在于实践。但是,改革不应该再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的事情,方方面面的确要有理论总结。不考察,不知道,考察报告不写,更不知道,总结改革的经验, 是天底下的难事,更不要说改革本身了。所以,改革家是最苦命的人。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后 30年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成就非凡,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已经成为世界上第四大经济体。我们国家发展到今天,在土地特别是农民的土地上得到的好处实在太多了。工业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 GDP 总量越来越大,有人说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农民进工厂、村民变市民的过程,结果是农民的数量越来越多,城乡差别越来越显著,改革开放已经这么多年,冒出个越来越严重的"三农"的问题。 2008 年,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在《北京大学学报》上发表长文《论城乡二元体制改革》,提出搞活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关键在于改革城乡二元体制,让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同等的权利,拥有同等的机会。厉以宁因此获得 TV 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特别荣誉奖。现在十七届三中全会决议已经明确,改革城乡二元体制,走城乡一体化的道路。而早在 2007 年,国家批准设立重庆市和成都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据厉以宁于今年 4月 6日在南京的说法,都是搞城乡二元体制改革的( 2009 年 4月 6日,厉以宁在"中国经济信心之旅"南京站的主题演讲)。他的说法是可以肯定的。在十七届三中全会前, 厉以宁就建议中央将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写入即将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文件,推动试点,鼓励地方探索土地承包权的各种有效流转形式,包括在不改变土地的农用地性质的前提下发展农民以承包地入股的股份合作制。在 2008 年 9月 2日全国政协"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专题协商会上,厉以宁表示,"统筹城乡发展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改革城乡二元体制,这是中国下一轮改革发展的重点,同时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厉以宁极力主张"农村土地流转",也受到尖刻的批评)。我国正进入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高速扩张阶段, 1998 — 2006 年, 我国的城市化率以每年 个百分点提高, 2007 年的城镇化率达到 43% , 未来一段时期, 发达地区的产业升级、城市化水平提高以及由产业转移带来的中西部地区的工业起飞和城市发展, 仍将是拉动我国经济高速成长的两大引擎。在高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 选择怎样的城市化模式, 以及在这一进程中如何对待土地财产权利问题, 将是决定我国经济是否能实现健康、持续、公平发展的关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经济的未来。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守英的说法,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有两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 是地方政府以区划规划和土地国有化推动的城市化; 第二种模式, 是农民以集体土地自主参与工业化、城市化。中国的城市化是城市在扩大、农村不缩小。第一种模式是合法的,第二种模式不合法。第二种模式虽然不合法,但在有些地方,如广东南海, 已存在 10 多年了, 要转为第一种合法模式也很难办。有的从全国情况出发, 认为应该取消广东南海所采用的第二种不合法模式, 将其转为第一种合法模式; 有的则从广东南海等地的实际情况出发,认为应该允许第二种模式的存在,在政策上让其合法。争论没有达成共识。江苏全省的城市化模式,当然是第一种模式。这种城市化模式,一是需要"土地财政" 的强烈支持, 二是以设区的市为单位要有大量的土地后备资源, 三是要有不间断的基本建设投资和工业用地需求, 四是要有失地农民的大量付出。 2003 年以后, 江苏省城市化明显有优先发展"大城市"的倾向, 大拆大建对土地和农民的压力就更大。作者希望有更的多人明白这个。成都、重庆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用地也要通过征用才能使用,既不完全是第二种模式,农民不可能拿集体土地自主参与工业化、城市化, 也不完全是第一种模式。他们的经验特别是推进城乡统筹的理念、方式,更有普遍意义和借鉴作用。而灾难对人文意识的唤醒以及成都在救灾重建中探索出来的改革思路, 对扬州、对江苏在金融危机和科学发展条件下反思发展问题具有时代特色、意义重大。一、渝蓉两市的基本情况及改革试验启动情况(一)成都市成都,是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之一,共辖 9 个区、 4 个市、 6 个县,土地面积 12390 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面积 598 平方公里,市辖区面积 1418 平方公里。 1993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