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姜吉安:重构绘画的结构.pdf

格式:pdf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姜吉安:重构绘画的结构.pdf

上传人:phl806 2016/6/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姜吉安:重构绘画的结构.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姜吉安:重构绘画的结构转载自《艺术财经》 7 月刊 2013 艺术北京 2013 展览现场姜吉安《两居室》素描装置“两居室”中的光影 Q :《艺术财经》 A :姜吉安 Q:今年的艺术北京,您的绘画装置《两居室》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观众开始都意识不到物体的明暗和影子是画的,当知道是画的,脸上就浮现出惊讶表情。 A :这个作品最早是在居民社区中展出,所以看到现场的朋友不多。看作品照片会误认为是平面素描或摄影作品,而看了现场以后就会产生惊讶等各种各样的感受,比较敏感的观众面对《两居室》会对自己的观察能力产生怀疑。这也是创作《两居室》的时候希望达到的展览效果。 Q:前几年就看到很多关于《两居室》的报道,好像每次展览都会吸引大量参观者。 A : 这个作品以前分别在北纬 40°社区、杨画廊、连卡佛、 18 画廊、上海当代展出过, 加上今年的艺术北京,已经是第六次了,每次都有一些布局调整。每次展出观众都兴趣盎然, 这是我想不到的。 Q :您 2007 年开始创作《两居室》时候是怎样的状况? A : 《两居室》最初的创作和展出,都是在居民社区的毛坯两居室中,大约 90 ㎡左右的日常生活空间。我把室内窗户用宣纸糊上,杜绝了室外光。将天花板处理成“无影灯”,形成一个无影的明亮空间。所有房间及全部日常物品都喷成白色,再给所有物体画上明暗关系和投影。作品完成后,来的观众是一些朋友、邻居和装修工人。当时有一个装修工进来,每个屋子看了一遍,然后很正经地说: “你们家的装修挺特别!”我当时想这个人脑子里没有套路, 也就是说家居不一定非要像画报上的那样,从这一点来说,他的世界观受禁锢较少。 Q:艺术品多是在美术馆或画廊等专业艺术空间展出,您为什么会选择普通的居民社区? A :美术馆是一个权力机构,是某种意识形态的生产者,画廊也具有同样的性质,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艺术的可见与不可见。在 2007-2008 年这段时间,这种权力达到令人厌烦的程度。烦而避之,在选择场地时便刻意回避了美术馆和画廊。选择普通居民社区,一方面是对展览体制的疏离,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我对艺术日常性的兴趣。 Q :《两居室》中的影子特别逼真,但在投影的处理上,您又设置了光源不一致的矛盾, 这又消解了这种真实性。 A :感觉逼真,是因为我画得比较细吧。我画的时候用了擦炭像的方法,用干净油画笔将铅粉擦的深浅过渡均匀。明暗交界线、物体细小结构的起伏转折,明暗层次及虚实强弱对比都力求到位。这比在纸上画素描花了更多的时间,因为物体都是三维的,需要画的面积多了很多。用两年的时间来创作,是因为不急于完成它,也不急于参展。慢慢画,慢慢做,进入“造光”状态,当一个白色物体逐渐被画出光线照射的感觉时,是很享受的。《两居室》中不同物件的投影进行了错置处理,它们的方向不一致甚至对立,这个处理是为敏感的观众留的破绽。从误认为是真的影子到意识到是人工制造的,这个意识转变是我想得到的效果,我希望观众能够意识到视觉的不可靠。同样,另外一个处理也是基于这个目的,我所画的物体投影,除了设置投影方向的矛盾,也拉长或缩短了每一个投影,所有投影都不是真实光线照射下的形状,可能只有科学仪器或严谨的现场分析才能检测出来。至今还没有观众觉察到这个问题,这更加说明人的视觉是粗糙的、能力有限的。 Q:通过眼睛的观看,个体才能认识世界、感知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