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论忠县半城文化发展.doc

格式:doc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忠县半城文化发展.doc

上传人:2286107238 2016/6/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忠县半城文化发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页眉. 页脚. 论忠县半城文化的发展忠县汝溪镇卫生院杨秀华摘要: 忠州历史人物众多,文化积淀厚重,刎首留城的巴蔓子、千里勤王的巾帼英雄秦良玉、三国时代东吴大将甘宁、宁死不屈的大将军严颜、唐朝著名宰相陆贽、大诗人白居易以及近现代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 还有杨贵妃吃的荔枝原产地、大量珍贵文物、三峡蓄水后库区仅存的原貌旧城。三峡库区闻名世界, 差异性就是价值所在。忠州“半城”拥有反映三峡库区原始古城风貌的唯一尚存的街道和建筑,必将吸引外界关注的目光。因此,拟就代表着忠县下半城旧城居住区的再生进行一些探讨与思考。关键词: 半城文化;城市功能;城市空间;再发展 1 历史与现状忠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新石器时代, 人类就在这块土地上生活、劳作、繁衍, 创造了早期的忠州文化, 成为华夏文明之一——长江摇篮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周时忠县属巴国地; 秦属巴郡; 汉置临江县, 王莽时改称临江,仍属巴郡。汉献帝时改属永宁郡;梁大同六年( 540 年)于县设置临江郡,属楚州;西魏废帝二年( 553 年)于县设置临州,辖二郡三县,临江县隶临州临江郡;唐贞观八年(634 年) 置忠州,以意怀忠信为名。唐天宝初年( 742 年)改为南宾郡. 唐乾元初年( 758 年)复为忠州, 属山南道, 州郡治地临江县; 宋初名忠州南宾郡, 属夔州路。南宋咸淳元年( 1265 年)升为咸淳府,设府治于皇华州(今顺溪乡皇华村)管五县。元至元二十一年( 1284 年) 复名忠州, 州治还于临江县城。明洪武初年( 136 8 年) 以州治, 临江县省入州, 属重庆府。清雍正十二年( 1734 年) 升忠州为直隶州, 1913 年改忠州为忠县。 1914 年归属四川省东川道。 1949 年12 月7 日解放,属万县专区。现隶属重庆。忠县古城有着 2300 多年的历史记载, 由汉迄今历为郡、州、府、县治地。忠州历史人物众多, 文化积淀厚重, 刎首留城的巴蔓子、千里勤王的巾帼英雄秦良玉、三国时代东吴大将甘宁、宁死不屈的大将军严颜、唐朝著名宰相陆贽均是著名的忠臣良将, 使忠州人的“忠”字享誉华厦。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为官忠州, . 页脚. 话大诗, 还有杨贵妃吃的荔枝原产地、大量珍贵文物、三峡蓄水后库区仅存的原貌旧城等,这些都是忠县的“金山”。今日的忠县位于重庆市中部, 上距重庆主城区 200 公里, 下距万州 105 公里。东邻万州, 南接石柱, 西边丰都、垫江, 北靠梁平, 是三峡移民搬迁重点县。全县幅员面积 2184 平方公里,长江横贯县境 88 公里, 3 条省道交汇, 全县通车里程 1300 公里。辖 28 个乡镇, 总人口 万。这里有" 世界八大奇异建筑" 之一的" 江上明珠" 石宝寨,有" 江中仙岛" 皇华城, 有" 人间胜地" 白公祠, 有绝代珍奇" 丁房阙"、" 无名阙" ,有省级森林公园天池山。风景秀美的翠屏山有曾为" 忠州别驾" 的唐代贤相陆贽之墓, 近年发掘的干井镇中坝遗址被专家誉为" 中国活的二十四史"。现在, 忠县的上半城发展已实现了人们心中的梦想, 但与繁华仅一步之遥的下半城却除外。因为如今, 这里在许多人心中, 就是破败和棚户区的代名词。居民的经济能力偏低,不少棚户房以低价出租给大量的菜贩、鱼贩、棒棒, 致使下半城的人口较为混杂。而且, 面貌破陋的下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