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有关中小学老师责任感培养的几点思索-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感.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有关中小学老师责任感培养的几点思索-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感.docx

上传人:读书之乐 2021/4/24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有关中小学老师责任感培养的几点思索-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感.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有关中小学老师责任感培养的几点思索|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摘要中小学老师的责任感决定着她们的道德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直接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现在中小学老师的责任感现实状况有喜有忧,培养中小学老师的责任感要采取多个交叉融合的方法,从制度环境、文化环境、家庭环境三个方面来培养,不但靠外在的威慑和强制,更依靠于她们的内化自觉;不但是中小学老师的个人素养,更依靠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的支持和帮助。
  关键词中小学老师;责任感;培养
  人的道德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取决于人的道德价值观,而责任感作为人的道德价值观的关键内容之一,对人的实际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中小学老师是对人的一生中最主要的转型时期――青少年时期影响最大的老师,因此,老师的责任感尤为主要。心理学研究表明,责任感的三个心理组成部分是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意志。主体对本身所负担的社会义务的认识即责任认知;主体在对本身推行责任是否时产生的情绪体验即责任情感,它受主体本身的良知和主体对利益的需要的影响;主体的责任行为从理论到实践转化的心理过程即责任意志。责任认知对责任情感起到理论指导的作用;责任情感对责任感起到动力支持的作用;责任意志对责任感起到过程确保的作用。责任认知指导责任行为,责任情感是责任行为的动力支撑,责任意志监督责任行为,三者相互影响,相互联络,缺一不可,共同组成了责任感。依据赫尔巴特四步教学法和责任感的三个心理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中小学老师责任感的培养应包含责任情感、责任认知、责任意志和责任行为,依据详细内容和不一样地域中小学老师责任感的情况确定对应的教育路径,帮助中小学老师形成自觉合理的教育责任行为。
  一、制订科学的政策法规,从制度层面确保中小学老师的责任行为有法可依,有据可循
  众所周知,文化水平高的人其道德行为不一定高。一样的,责任认知水平高的人,其责任感未必强。然而,责任意志水平和责任感呈正相关的关系,即:一个人的责任意志越强,她的责任行为越高尚。现实生活中知行不统一的现象比比皆是,很多中小学老师在既定条件下能够去实施责任而不去做,这说明她们并没有真正形成正确的道德责任价值观。无庸置疑,指导这些道德责任观念的是先前的道德思维,要破除先前的错误概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这需要一个长久的锻炼责任意志的过程。
  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无形的责任感来说更是如此。国家制订加强老师责任感的政策法规,首先能够为中小学老师的责任行为提供法律依据,使平凡的责任行为有了严厉的法律效力;其次,国家的政策法规能够起到高屋建瓴的作用,引领社会文化和媒体的走向,为中小学老师的责任行为给予了国家的意义,为其责任感的培养奠定了基础。学校制订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规范中小学老师的责任行为。老师的实际工作岗位是在学校里,学校规章制度对老师的道德价值观的取向有很大的影响。
  建立培训长期有效机制,促进中小学老师责任感的提升。责任感既看不见也摸不着,要想对它进行更正和加强就要对它的外显形式下功夫。设置模拟情境,对中小学老师进行实战演练是一个有效的路径。首先老师教育工作者能够经过模拟实战演练来考察中小学老师的责任意志,并从中发觉问题,对症下药,避免盲目标一刀切;其次,中小学老师本人亦可借此机会来考验自己,锻炼自己的责任意志。加强培训纪律的约束亦是提升老师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