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4
文档名称:

岁幼儿智力训练与指导.pptx

格式:pptx   大小:168KB   页数:7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岁幼儿智力训练与指导.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21/4/24 文件大小:16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岁幼儿智力训练与指导.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0-3岁幼儿智力发育 训练与指导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婴幼儿早期教育是根据其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神经心理发育特点,利用客观外界环境和某些教育训练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给予儿童感觉、动作、语言、认知、行为和****惯等方面的训练,发挥其最大潜能。
又叫儿童早期综合发展训练
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遗传、环境和教育是儿童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遗传为儿童发展提供生物前提,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发展起决定作用,其中教育引起主导作用,婴幼儿期(0-3岁)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是儿童体格、神经、心理和智能发育的关键时期。
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印度狼孩卡玛拉的事例
日本士兵横井庄一的事例
3岁前是儿童智力发育最关键的时期
早期教育的指导原则
早期教育不是任何意义上的“正规”教育,它不在于知识量的累积,而是根据婴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让其多接受外界刺激,适当教养,挖掘潜能,使身体、情感、智力和意志等获得全面、充分的发展。
(一)适宜性原则
1、与小儿神经心理和体格发育规律相适宜 应根据小儿年龄和接受能力,确定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创造条件略微提前进行,循序渐进。教育应基于理解,如果不考虑其生理和心理特点,盲目超前,无异于拔苗助长。
(一)适宜性原则
2、与小儿遗传素质及气质、个性特点相适宜 好的早期教育提倡个性化,因材施教,避免千篇一律和“家长意志”。通过个性化教育满足小儿发展的需要,并使其个性潜能获得充分、全面、和谐发展。
(二)直观性原则
感知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是小儿认识周围环境和自我的主要手段。在教养时,应在小儿感知觉的基础上认识事物,形成观念。因此,教养时应更注意直观性,创造机会让小儿看,听和触摸实物,帮助其认识事物的特征,发展小儿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三)连续性原则
教育过程中应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系统和小儿认识的规律有步骤地进行,并持之以恒。早期教育不能违背小儿的认识规律和知识的系统性的顺序性,应注意知识的连贯性和新旧知识的联系,逐渐提高智力活动的难度和广度,循序渐进,略为超前进行训练,使小儿的各种能力得到发展。
(四)主动性原则
在依据小儿发展特点和规律性进行教育时,既要考虑小儿现有的发展水平,又要适当地提出新的要求,并把这种要求转变为小儿自己的需要,发展其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