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警惕厚黑土壤厚黑.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警惕厚黑土壤厚黑.docx

上传人:业精于勤 2021/4/25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警惕厚黑土壤厚黑.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警惕厚黑土壤厚黑

  “我们的部分大学,包含北京大学,正在培养部分‘精巧的利己主义者’,她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演出,知道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成自己的目标。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通常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在武汉大学老校长刘道玉召集的专题研讨会上语惊四座。
  我看来,钱先生对现在的大学和大学培养出的人才的评价,其实是过高了。你看看现在的大学,只有少数者还在做“精巧的利己主义者”,更多的大学已经不屑于此等“演出”。
  所谓利己主义者,好歹还要“装”一下,比如,在多种公开场所,说冠冕堂皇的话;在运作“潜规则”时,不动声色,做到“天衣无缝”,不留把柄。假如我的了解不错,可举一例,来说明何为“精巧”:某老板想报考某博导的博士生,想打点博导,直接把红包送上门,或把博导请出来吃饭,是很低级、小儿科的做法,弄不好要把事办砸。“精巧”的手法是,老板叫自己的老板好友,邀请博导去做一场讲座,给几万到10万的讲课费,博导也以为表现了知识的价值。
  多年来,部分高校,全部采取这种“精巧”做法,“做好”了不少事。包含评审院士,“精巧”到可称为计划。为了让某人评为院士,运作在十多年前就开始,其中比较普遍的做法,就是在比较长的时间中,把可能投票的评委,全部邀请到学校参与论坛、讲座,或聘为兼职教授、顾问教授。这种“演出”和“配合”的水平,比那些临到头来,再四处探询谁是评委、家住何处、送礼尺度、不知要精巧多少。
  这些人,无疑是“潜规则”教育的精英人士,现在培养这类“精巧”“精英”,我们的部分大学确实比较拿手。
  近日就有两则新闻,让大学斯文扫地。一则是,武汉大学法学院一副教授对该院的一名教授大出打手。据被打教授的学生及学校多名老师介绍,其打人原因是“没能评上教授职称”,而被打的教授正是评审委员会组员之一。另一则是,最近等多家媒体报出的新闻,湖南省负责职称评审的评委名单刚刚确定即遭泄露,有评委专门在宾馆开房收钱。且收钱的时间还有限制――索贿短信这么写道:“请准备3到4万元,于今晚到新天宾馆2408房间找刘一兵教授,晚了就送不进了。”
  在这两起事件中,为人师表的教授们,已经赤膊上阵了,把原始的一面不加修饰地展现在公众面前。根本就不把规则、道义放在眼里,还以自己能挑战规则、道义为荣。
  做事能招摇到这种地步,如此公开运作“潜规则”,恐怕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见不得人的事,二是对自己有绝正确自信,相信没人能动得了她。这和“精巧的利己主义者”不一样,“精巧的利己主义者”最少表面上还分得清是非,在台面上还要说出大套理论,表面装着对权力的敬畏,还知道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却是以此实现利益的长久化和最大化。
  其实,这些招摇者,当初也属于“精巧的利己主义者”,即使要捞好处,也是悄悄进行,之因此发展到毫无顾忌的程度,是因为见得多了****认为常。大家全部这么干了,一切全部不是问题了。这种改变,和这些年来大学的学术***、权学交易公开化是一致的。以前,学校领导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