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doc

格式:doc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李红陆卫明摘要: 本文从文化精神入手研究中国传统文化, 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包括以人为本; 儒道互补; 以和为贵; 实践理性四个方面。提出我们应该继续继承与弘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主要包括: 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 追求崇高的人格精神; 刚健有力的进取粉神;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英国著名学者汤因比认为, 在人类历史上总共出现过 26 个文明形态, 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中断过, 有的被征服过, 至今尚存七大或八大文明。中国文明绵延数千年之久而从未中断过,业已成为世人瞩目的“东方之谜”,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对中国社会和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发挥着重要功能。深人探讨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继承与弘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 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一、文化精神的意旨文化作为一个十分庞杂的体系, 林林总总, 包罗万象。它就像我们周围的空气一样, 除了看不见, 摸不着, 几乎无时不在, 无处不存。文化的概念也相当宽泛, 历来众说纷纭。目前, 学界一般都认同, 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及其成果的总和, 一般可分为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三个层面。它与“文明”的概念相近, 以致于许多中外学者往往把“文化”与“文明”相互通用。中国《辞海》中说:“文明,犹言文化, 如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即为典型。狭义的文化· 20· 专注于人类的精神创造及其成果。从逻辑上说, 后者从属于前者, 狭义的文化相当于广义文化的深层结构—精神层面。研究狭义的文化当然离不开广义的文化这个宽阔背景。这正如汤因比在其名著《历史研究》中所说: “为了便于了解局部, 我们一定要把注意焦点先对准整体, 因为只有这个整体才是一种可以自行说明问题的研究范围”。这与现代系统论的观点也是一致的。可见, 广义的文化与狭义的文化, 两者互为因果, 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存于一个统一体,有着不可分割的相互依赖关系,本文所谓的“文化”,主要指的是狭义的文化。所谓文化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基本观念。它是相对于文化的具体表现而言的。社会器物、制度、行为、观念等等, 无不和内在的文化精神紧密相联, 两者的关系正如树干与枝叶的关系。文化研究的另一个方法论原则, 即从把握特定文化的中心观念人手, 以期真正深刻地把握整体文化系统的本质特征, 如若中心观念不清或错误,则会全盘皆错。所谓“纲举目张”,即是此意。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若欲详尽毕备、面面俱到地弄清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细枝末节, 几乎匪夷所思。本文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法即从文化精神人手, 以期科学地把握它的整体与全貌。《易传))有 1999 年第 1 期总第 45 期陡茜清年借矛留干‘ p 学院学报 言道:“精义入神, 以致用也”, 此之谓乎! 诚然, 这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 诚可谓“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愿我们都能尽人事以待来日。从本质上说,文化精神与民族精神是相通的。可以说, 民族精神是特定民族文化传统的相互凝聚和整合, 在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的长期积淀而形成的整体国民性格。它无疑是继承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一方面表现为历代普遍性价值的积累和凝聚,另一方面又具体存在于各个时代的精神之中,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从广义上说, 民族文化精神既包括能够引导民族前进、推动国家社会发展的精粹思想, 也包括有碍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消极落后观念, 这是由于任何民族文化和文化传统都有精华和糟粕这种双重性所决定的,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中华民族精神也具有积极的和消极的因素, 这是无庸置疑的。对中国传统文化持否定看法的论者,对中国文化精神全盘否定,大张挞伐;而对中国文化持肯定看法的论者, 多将民族精神看作民族文化精华的表现,而将民族文化中的糟粕和局限性排除于民族精神之外。这样,中华民族精神( 或文化精神) 要么一无是处,要么完善无缺,不免极端。我们应该以清明理性的科学态度,正视民族文化精神的长处与缺陷, 以现代化为参照系, 通过创造性转化, 扬长避短, 同时汲取外来文化的一切优秀成分以充实发展自己, 重铸新国魂。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受制于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 包括大陆性地域的地理环境, 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基础, 以家族制度、专制制度以及“家国同构”之社会结构, 相对封闭的国际条件等诸多因素, 相互影响和制约, 构成了一个稳定的生存系统。与这个系统相适应,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自成一体, 具有自身鲜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