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长春电影制片厂大家好!我是导游员……非常欢迎大家来到“新中国电影的摇篮”--- 长春电影制片厂参观。在参观期间有两个小小的要求: 第一, 请不要吸烟, 因为长影是一级防火单位;第二,我们是集体参观,请大家跟上我不要掉队,以免您漏掉项目。参观结束后可以自由活动,谢谢合作。第一项: ①伪“满映”主楼长影的前身是“满洲映画株式会社”, 简称“满映”, 它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 推行殖民文化所建立的电影机构。这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奴役中国人民、妄图吞并中国的罪证。伪“满映”的厂房于 1937 年8 月动工兴建, 1939 年 11 月竣工。整个厂房建筑由德国工程师仿照德国“乌发”电影厂的模式设计,当时占地面积共 163 , 963 平方米,建有六个面积为 600 平方米的摄影棚,大小四个录音室,还有其他附属建筑,号称远东最大的电影制片厂。主楼共三层,伪“满映”时, 一层是集体办公的地方, 二楼是当时“满映”理事长大特务头子甘柏正彦的办公室,每到上班的时间, 他就坐在前面的雨搭上, 监视着工人来上班。有职务的人员由主楼正门进入大厅集合,而普通的工人则走主楼两侧。新中国成立后, 我们将一楼改建为接待室, 二楼、二楼部作为办公室。中央三代领导人亲临视察时, 都到过这里。许多国家的首脑和知名人士来长影参观时,都是在这里与长影的领导人和艺术家们见面。角落里的“定石+楚”是满洲雕塑像:这座毛主席雕塑像是 1968 年文革时期群众自发组织起来制作的,由我厂美术、技术人员自行设计,雕像高 7米, 材料是白水泥, 整个制作时间大约 4 个月。这座雕像建好后, 因为它比例协、造型逼真, 吉林江南公园、辽源矿务局都从我们这里进行了翻制。注: ①②可按照参观顺序提供。第二项:黑龙会平面图这副平面图,是日本黑龙会的标志,是 1937 年建厂时日本人用马赛克镶嵌在这里的。两条龙中间, 是整个“满映”的平面图。最前面突出的部分是停车的雨搭, 紧挨着便是大接待室, 大接待室的两侧有两条走廊, 左侧的走廊通往一、二、三摄影棚, 右侧的走廊通往四、五、六摄影棚。大接待室后面有一个篮球场, 篮球场后面是洗印车间, 两侧有天桥连接, 左侧的通往录音车间, 右侧的通往剪接车间。洗印车间后面是美工制作车间。有关电影制作流程, 我们到后面会详细地向大家解说。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日本军国主义霸占中国的美梦灰飞湮灭, “满映”回到中国人民手中。新中国成立后, 长影在苏联专家的协助下,建造了第七摄影棚,面积 1200 多平方米,在计划经济时期(转载自第一范文网 ,请保留此标记。) , 是中国最大的摄影棚,也是亚洲最大的摄影棚之一。· 长白山导游词· 松花湖导游词· 仙景台导游词· 松花江导游词第三项:摇篮宫长影作为中国电影的摇篮,为新中国的电影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倍受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关怀。请看这三张照片: ① 1958 年2 月 14日, 毛泽东主席亲临长影视察, 他来到第六摄影棚与《红孩子》剧组的小演员宁和合影。② 1964 年7月 10日, 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同志视察长影, 接见了《兵临城下》的主创人员。陪同的是我厂党委书记岳林。③ 1991 年1月 11日, 江泽民总书记视察长影, 在第六摄影棚里接见了《铁血精英》摄制组全体人员。江书记左侧为厂长阎敏军。视察结